字好书
逸老亭

《逸老亭》

时间: 2025-05-07 19:03:15

诗句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15

原文展示:

逸老亭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一个宁静的亭子里,忘却了官场的名利,心境悠然,超然物外。池水的波光映着小幌子,山的翠色映入了重重的城郭。野鸟在窥望华丽的衣袍,春天的壶中忙着耕作。枕边的双鸳已然消失,雨外的河流却是晴朗的。解开了金龟的重负,调琴的赤鲤被惊动。尽管心中怀有安石的情趣,难道不是为了普天下的苍生吗?

注释:

  • 上相: 指高官,诗人因此忘却荣华富贵。
  • 怡然: 心情愉悦,安闲自得。
  • 小幌: 小篷,船上的遮阳蓬。
  • 华衮: 指华丽的衣裳,这里指代官服。
  • 耦耕: 两人共同耕作,指田间的辛勤。
  • 双鴈没: 指双双的野鸭,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 金龟: 比喻沉重的负担或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和古文。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强调情感与思想的结合。

创作背景:
《逸老亭》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期。诗人常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寄托,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逸老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开头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的描写中,池塘的波光与山的翠色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野鸟窥华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同时也隐喻了官场的虚荣。春壶的耦耕,无疑映照出诗人对劳动的尊重与珍视。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虽怀有对安石的情趣,但更强调的是他对苍生的关怀,显示出他作为文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山水的清幽,也有心灵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相此忘荣: 诗人身为高官,却因对名利的淡泊而忘却了荣华。
  2. 怡然物外情: 心境闲适,超然于世外的情怀。
  3. 池光开小幌: 描述池水的波光,与小篷相映成趣。
  4. 山翠入重城: 翠绿的山色映入城中,展现自然与城市的交融。
  5. 野鸟窥华衮: 自然中的野鸟仿佛在窥视华丽的官服,构成一种对比。
  6. 春壶劳耦耕: 形象地描绘出春季田间的辛勤耕作。
  7. 枕前双鴈没: 指双双的野鸭已然消逝,暗示了宁静生活的流逝。
  8. 雨外一川晴: 雨后的河流显得格外晴朗,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9. 解组金龟重: 暗示诗人希望摆脱沉重的负担。
  10. 调琴赤鲤惊: 轻柔的琴声惊动了水中的赤鲤,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11.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尽管心中怀有安石的情趣,但最终更在乎天下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龟”比喻沉重的责任。
  • 拟人: “野鸟窥华衮”,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的结构和韵律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劳动的热爱,最终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水: 象征宁静与内心的清澈。
  • 山翠: 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野鸟: 自由与无拘无束的象征。
  • 春壶: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金龟: 负担与责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的《逸老亭》表达了对什么的淡泊? A. 名利
    B. 自然
    C. 友情
    答案: A

  2. “野鸟窥华衮”中的“华衮”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衣服
    B. 自然的景象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调琴赤鲤惊”,表现了什么意象?
    A. 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B. 官场的纷争
    C. 田间的辛勤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by 苏轼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湖面描绘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 《山中问答》: 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欧阳修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部分内容提供了对《逸老亭》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竹枝词十八首 其九 竹枝词十八首 其六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竹枝词 竹枝 其三 竹枝 其二 竹枝 其一 竹枝歌六首 其五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欺枉 卖爵鬻子 倒八字的字 窅默 阜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脚的成语 成王败贼 清亮 痴人说梦 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强 四字头的字 梨板 炫异争奇 改换家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