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28
和刘原父澄心纸
作者:欧阳修
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
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如琼瑰。
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
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
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识哉。
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
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
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翦裁。
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
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
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
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
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
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
文章自古世不之,间出安知无后来。
你难道没有看到曼卿和子美两位真正的才子吗?他们的才华早已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子美虽然出身贫穷,但死后却愈加显贵,他的残篇断句如同美玉一般珍贵。曼卿醉酒后在红粉壁上题字,而那壁上的粉已经剥落,烟灰覆盖。黄河曲折,昆仑山的气势也因雪压而显得巍峨。自从那两位才子相继去世后,山川的气象都显得低沉和摧毁。你家虽然有澄心纸,但又有谁敢在上面书写呢?宣州的诗翁饿得要死,黄鹄的折翼在悲鸣。偶尔能吃饱,听到好言语,仿佛听到高歌,金罍倾覆。虽然二子已死,但这位老翁依然在,手艺仍然高超。可惜你为何不寄给我,反而显得我如同弃正求俳句。我如今衰老,已不复往昔,只能翻卷书卷,空自开合。百年间的干戈流血,一国的歌舞如今已成荒废。往日的美好事物如今常被遗弃,沦落成蒿莱。你从哪里得来这纸,纯净坚韧、光滑如玉,一卷就有百枚。官员们在职务上喜爱闲暇,台阁之上相互唱和,追逐着诗文。文章自古以来,世上并不缺少,偶然间的出现又怎能知道将来会有多少?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历史与文学的深刻思考之际。诗中表现了对逝去才子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文人创作环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两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与当今文坛的凋零,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忧虑与怀念。开篇提到的曼卿与子美,代表着古代诗歌的巅峰,而他们的逝去则象征着文化的衰退。欧阳修通过对二子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但未能施展的文人的惋惜。
接下来,诗中提到澄心纸,这不仅是一种优质的纸张,更是对当今文坛创作机会的隐喻,暗示尽管条件优越,但真正能写出好作品的人却寥寥无几。诗翁的境遇则进一步反映了文人生活的艰辛,和对文化传承的无奈。
最后,欧阳修以个人的感慨结束,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社会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文学创作的艰难。
曼卿和子美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澄心纸”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宣州诗翁”生活境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