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08
原文展示:
道中早发 司马扎 〔唐代〕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 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 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客栈,一声鸡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萧瑟的风中,载客的车辆开始启动。 西边的山峰还挂着晓月的余晖,仿佛十里之外仍在送行。 长长的道路上充满了繁杂的弦乐声,疲惫的马儿步履沉重。 远远地羡慕那些在青楼中的人,他们正沉浸在锦绣被褥中的遥远梦境。 功名似乎与我无缘,孤剑又有何用处? 行役之苦难以自止,心中不断回忆着家乡的秋日山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旅途见闻为主。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清晨景象,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长途旅行或服役途中所作,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抒发了对功名无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野店鸡一声”和“西峰带晓月”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诗中的“繁弦满长道”和“羸马四蹄重”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辛和疲惫。诗人通过对“青楼人”的羡慕,反衬出自己对功名的失望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和“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功名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清晨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家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野店鸡一声”象征着什么? A. 清晨的宁静被打破 B. 新的一天的开始 C. 旅途的艰辛 D. 对家乡的思念
诗中的“西峰带晓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比 C. 反衬 D. 比喻
诗中的“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功名的失望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