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43
原文展示:
自渭南晚次华州 司马扎 〔唐代〕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白话文翻译:
从渭南出发,傍晚时分到达华州。 前方是仙鼎原,向西经过赤水渡口。 火红的云彩进入村庄小巷,残留的雨水依附在驿站的树上。 我行走时感到离开国家的悲伤,疲惫的马匹屡次回头望。 就像没有巢穴的鸟儿,触碰到炎热无法停留。 高耸的华山峰近在眼前,城郭被傍晚的雾气笼罩。 旅店中是谁在寻找,行人在暗中住宿。 我反而思念在林间山丘的安卧,自然满足于平生的愿望。 如今劳役如此,羞于吟唱招隐的诗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表现旅途的艰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该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在从渭南前往华州的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感。而“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旅途的疲惫。最后,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