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3:20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
每天都在池边喝酒,黄昏时分仍然绕着黄菊花转悠。重阳节过后经常来这里,越发觉得多情的人比那些无情的人更值得珍惜。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长寿与团圆。在重阳节,赏菊、饮酒是习俗,因此诗人提到在重阳节后频繁来此,表现出对菊花以及所代表的情感的眷恋。
郑谷(约公元 840-901年),唐代诗人,字用之,号秋浦,晚唐诗人之一,擅长写山水、咏物等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作通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此诗可能创作于郑谷晚年,表达对秋天及菊花的喜爱,以及在重阳节后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和长寿的象征,诗人借此反映自己对友情和情感的珍视。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饮酒赏菊的悠闲情景,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日日池边载酒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池边的自然环境与黄昏的氛围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而后两句则转向重阳节后的情感反思,诗人经常来此地,心中多了一份对情感的珍视。通过“多情胜薄情”的对比,表达了对人际情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真情的可贵。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这种细腻的情感正是郑谷诗歌的魅力所在。
日日池边载酒行:
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
甚觉多情胜薄情: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与情感的思考,强调珍惜真情与友情,借助菊花的意象表达对秋天的深情眷恋。
诗人提到的“黄英”指的是什么花?
“重阳过后频来此”中的“此”指的是哪里?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