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0: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11:46
原文展示: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 〔宋代〕
出门生憎触风埃,故邀幽人山中来。 小休危亭带曲折,未尽高塔当崔嵬。 目营所到岂有极,脚力尚壮不拟回。 旧游久阔空信耳,高处一上何佳哉。 是山百年定谁主,一丘新壤手所开。 渊明自祭岂非达,杜牧作志夫何哀。 如君风流固旷绝,与我论交忘岁月。 异时访我入此山,扣牛共唱生生别。
白话文翻译:
出门时讨厌触碰到风尘,因此邀请隐士来到山中。 在曲折的小亭中稍作休息,还未尽兴地登上高耸的塔山。 目光所及之处岂有限度,脚力尚健不打算返回。 旧时的游历已久远,只能空自耳闻,登上高处是多么美妙。 这座山百年后定会属于谁,一片新土由我亲手开辟。 渊明自祭难道不是豁达,杜牧作志又何必哀伤。 你的风流确实无人能及,与我论交忘却了岁月。 将来某日你来访我进入此山,我们一起唱着生生不息的别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赵蕃与友人审知一同登塔山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审知一同登塔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一同登山的情景。诗中,“出门生憎触风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而“故邀幽人山中来”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登山过程中,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的美景,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登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同时通过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出门生憎触风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倦? A. 自然 B. 尘世 C. 友情 D. 隐逸 答案:B
“故邀幽人山中来”中的“幽人”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朋友 C. 诗人 D. 高人 答案:A
“未尽高塔当崔嵬”中的“崔嵬”比喻什么? A. 高耸的样子 B. 曲折的样子 C. 平坦的样子 D. 低矮的样子 答案:A
“是山百年定谁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山的归属 B. 山的美丽 C. 山的过去 D. 山的未来 答案:A
“渊明自祭岂非达”引用了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牧 B. 陶渊明 C. 李白 D. 王维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