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4:30
顾渚行寄裴方舟
作者:皎然 〔唐代〕
我有云泉邻渚山,
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
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
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
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
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
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
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
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
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
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
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
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
贮此芳香思何极。
我家邻近云泉和渚山,山里与茶有关的事情很多。
当杜鹃鸟鸣叫时,芳香的草儿也随之凋零;
山里的茶农渐渐要收茶子了。
伯劳鸟飞翔在阳光下,芳草又开始滋长;
山中的僧人正是采茶的时节。
从来习惯采茶,没有近远之分,
阴岭长长的,阳崖却是浅浅的。
大寒时节山下的叶子还没有发芽,
小寒时节山中叶子刚刚卷曲。
吴婉提着篮子上了翠微山,
淡淡的香气缠绕在春装上。
山中忽然被落花打乱,
过水时惊起了啼鸟飞翔。
家离得不远,趁着露水摘茶,
归来的时候露珠还在滴落。
初看时害怕出错,怕采到假玉英,
但冲泡后更胜过金色的茶液。
昨晚西峰的雨过后,
早晨再来寻新茶又会如何呢?
女宫的露水显得涩,青芽也老了;
尧市的人稀少,紫笋却多。
紫笋与青芽谁能识别,
日暮采完茶,长叹一声。
清泠真人在等待子元,
贮存这芳香的思绪又有多深呢?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0年,逝世于公元770年,因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皎然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及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唐代人们对茶的重视与品味。
《顾渚行寄裴方舟》是一首描绘茶山风景与茶文化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茶的生长过程以及采茶的乐趣,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头部分描绘了茶山的环境,接着描写了采茶的时节,展示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诗中多次出现鸟鸣、雨色等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生动感与季节感。
在情感上,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令人向往。这种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正是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茶文化展开,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诗中描写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诗人对茶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皎然的《顾渚行寄裴方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写自然与田园生活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