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49
奉和御製读三国志诗
作者: 夏竦 〔宋代〕
许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
汉帝居非远,吴侯志欲迎。
壮图虽未遂,嘉虑实惟精。
终阙尊崇礼,何关慎器名。
这首诗表达了对三国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许昌的功业尚未实现,江表的局势刚刚平定。汉帝的居所并不远,吴侯的志向也正想要迎接他。虽然伟大的计划未能成功,但良好的考虑实际上才是最重要的。最终缺乏尊崇礼仪,何必在乎器物的名声呢?
诗中提及的“汉帝”与“吴侯”分别暗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汉朝的衰落与吴国的崛起。许昌作为曹魏的都城,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诗中隐含的历史教训也反映了对权力、理想与礼仪的思考。
夏竦,字公度,号兰亭,北宋时期的文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古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沉稳的气质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这首诗是在读《三国志》时应和皇帝的题诗,表现了对三国历史的反思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夏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感叹。
《奉和御製读三国志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开头两句“许昌功未逞,江表地初平”,设定了历史的舞台,表现出当时局势的复杂与微妙。接下来的“汉帝居非远,吴侯志欲迎”则将目光聚焦于汉朝的衰落与吴国的希望,暗示着权力的变迁和历史的无常。
“壮图虽未遂,嘉虑实惟精”一句,表达了尽管伟大的理想未能实现,但良好的思考与谋略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也让人思考在历史的洪流中,什么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最后两句“终阙尊崇礼,何关慎器名”,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强调了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质疑名声与地位的真正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内敛,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独特的历史视角。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强调在动荡的历史中,真正重要的是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礼仪的重视,而不是名声与地位的追逐。它反映了作者对三国历史的深邃理解和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中提到的“汉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皇帝?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诗中“壮图虽未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满足
C. 希望
“江表地初平”中的“江表”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江以北
B. 长江以南
C. 黄河流域
答案: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描绘了历史与理想,但王之涣的作品更注重于个人的壮志与远景,而夏竦则更多地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对礼仪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