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0:56
念奴娇
初十夜对月同山右吴天章中州彭中郎吴门周子俶章素文饮汪钝庵户部寓庐四叠前韵
作者:陈维崧 〔清代〕
虎邱石上,记曾经看过几场秋月。
锦队花城浑不夜,一缕歌喉如发。
此际他乡,故人对酒,一倍关情切。
为欢休晚,中原军鼓初歇。
渐觉帝阙寒生,天街露悄,醉把双眸豁。
地界袁曹多战鬼,危语头须成雪。
萧瑟西风,凄凉北里,雁柱筝都折。
霜螯饱啖,不知前路愁绝。
在虎邱的石头上,我记得曾几次观赏过秋月。
花城的锦队在夜里也显得迷醉,歌声如同轻柔的长发。
此时,身在他乡,和故人一起对酒,倍感亲切情深。
为了欢庆别后,耳边的中原战鼓刚刚停歇。
渐渐地感到宫阙的寒意,天街上露水悄然,醉眼朦胧。
地界上袁、曹多战斗的鬼魂,危言之下恐怕都要化为白雪。
萧瑟的西风,凄凉的北里,雁群和筝声都已折断。
饱食霜螯,然而不知道前路的愁苦已尽。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74)是清代著名的词人,精于词、诗,风格豪放而细腻,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秋天的初十,正值中秋时节,诗人因身处他乡而感到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他通过对月、对酒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忧愁的情感。
这首《念奴娇》通过秋月、故人、对酒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虎邱石上”引入,暗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进入对秋月的沉思。接着描绘了繁华的“锦队花城”,与他乡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繁华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寞。
在与故人的对酒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关情,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在异乡的孤独。随着“中原军鼓初歇”的描写,诗人似乎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战乱的无奈,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诗人在“霜螯饱啖”的描写中,虽然享受着当下的美好,却也不知前路的愁苦,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歌喉如发”)、拟人(“天街露悄”)、对仗(“萧瑟西风,凄凉北里”)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邃而复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虎邱石上”中的“虎邱”指的是哪个地方?
“锦队花城”中的“花城”是指:
诗人对“中原军鼓”的描写意在表达:
答案:1.A,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念奴娇》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