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津门诗钞辑成题以长句 其一

《津门诗钞辑成题以长句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6:33:02

诗句

鼠啮蟫穿二百年,搜求遗草出尘烟。

题名不必登科录,小传如标独行篇。

前辈有灵来纸上,旧交无数晤镫前。

寒窗料理间中业,聊结枌榆翰墨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2

原文展示

鼠啮蟫穿二百年,
搜求遗草出尘烟。
题名不必登科录,小传如标独行篇。
前辈有灵来纸上,
旧交无数晤镫前。
寒窗料理间中业,聊结枌榆翰墨缘。

白话文翻译

老鼠啮噬、蟫虫穿梭,已经有二百年,
我在尘烟中搜寻遗留下的草稿。
题名不必一定要登上科举的录取名单,
小小的传记如同标记,独自成篇。
前辈的灵魂仿佛在纸上显现,
与我有无数旧交,曾在灯下相聚。
我在寒窗之下整理我的学业,
只愿与枌榆树结下翰墨的缘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鼠啮:老鼠的啮咬,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侵蚀。
  • 蟫穿:蟫虫穿梭,象征岁月如梭。
  • 遗草:遗留下来的草稿或文稿。
  • 登科录: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 小传:简短的传记或自述。
  • 镫前:灯前,指旧友相聚的温馨场景。
  • 寒窗:象征艰苦的求学环境。
  • 枌榆:指的是一种树木,象征文人的志向与追求。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登科录”与清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强调了诗人对传统仕途的超脱与对个人创作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成栋,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学术和名利的淡泊,注重个人的艺术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科举和世俗名利的反思,强调个人创作的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鼠啮蟫穿”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诗人以二百年为时间跨度,暗示岁月的无情,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遗草”的追寻,这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探索,更是对自我创作的坚持。诗中提到的“题名不必登科录”,直言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为后世读者树立了一种追求真知的榜样。

在“前辈有灵来纸上”一句中,诗人感受到历史前辈的精神在激励着自己,显示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与“旧交无数晤镫前”相呼应,诗人唤起了昔日与友人相聚的温暖回忆,营造出一种温情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寒窗”的意象,描绘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努力求学的情景,表达了对翰墨事业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沉郁与温暖,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创作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鼠啮蟫穿二百年:时间如老鼠啮噬、蟫虫穿梭般流逝,二百年象征历史的积淀。
  2. 搜求遗草出尘烟:在尘世的烟雾中,寻找遗留下来的文稿,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寻。
  3. 题名不必登科录:不再执着于科举的名利,强调个人创作的重要性。
  4. 小传如标独行篇:简短的传记如同标记,强调独立的创作风格。
  5. 前辈有灵来纸上:感受到前辈的精神在激励自己,体现敬仰之情。
  6. 旧交无数晤镫前:回忆与朋友相聚的温馨时光,营造温情氛围。
  7. 寒窗料理间中业:在寒窗之下整理学业,表达努力求学的精神。
  8. 聊结枌榆翰墨缘:愿意与枌榆树建立文人之间的缘分,体现对文学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老鼠的啮噬,形象展示历史的流逝。
  • 拟人:前辈的灵魂似乎在纸上显现,赋予历史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创作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侵蚀。
  • :象征岁月的无情与不断流动。
  • 寒窗:象征艰苦的学习环境与追求知识的决心。
  • 枌榆:象征文人志向与文墨的缘分,体现诗人的艺术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登科录”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创作
    • B. 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 C. 诗歌的题名
    • D. 旧友的聚会
  2. 诗人对待名利的态度是:

    • A. 热衷追求
    • B. 淡泊
    • C. 依赖
    • D. 忽视
  3. 诗中的“寒窗”意象代表:

    • A. 美好的回忆
    • B. 艰苦的学习环境
    • C. 温暖的家庭
    • D. 名利的追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士祯的《桃源忆故人》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梅成栋的这首诗与王士祯的《桃源忆故人》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友谊和时间的思考,但梅成栋更侧重于个人创作的价值,而王士祯则更强调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均展示了清代文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梅成栋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家林四首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四 咏老轩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张似之送栗子木瓜 漫兴 其二 庄器之贤能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 涧西閒汎 送鹤还建康章德茂侍郎因成两诗 其一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五 真如轩 再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骥嘶风 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哥儿 不识局面 借水推船 名不常存 长字旁的字 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炭 斤字旁的字 包含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纛的词语有哪些 仙班 韭字旁的字 定苗 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伐毛换髓 毛字旁的字 旁座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