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9:57
念奴娇
作者: 朱晞颜 〔元代〕
怒涛驾雪,躏千骑,争赴危坡奔注。
高阁凌空图画出,邈邈荆扬佳趣。
梦泽云宽,邗沟霜净,影落晴檐柱。
南来王气,销沉榛莽深处。
堪笑亡国危机,沉江铁锁,欲把东吴拒。
司马佳儿那解事,神算真成天遇。
商意悲凉,宫词凄苦,忍听临风句。
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
这首诗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江水和骑兵争相前往危险的坡道。高楼耸立在空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的风景如同梦境般宽广,河沟上的霜雪洁净,影子映射在晴朗的檐柱上。南方的王气逐渐消散,沉没在深厚的荒丛之中。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亡国的危机如同沉重的铁锁,试图阻挡东吴的进攻。司马氏的女儿又怎能理解这些事情,命运的安排似乎真的是天意。商代的悲凉,宫廷的哀伤,令人难忍地在风中低吟。无情的江水,无法将遗恨冲走。
作者介绍:朱晞颜,元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历史、政治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危机频发,诗人对此感到深切的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骑兵和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历史场景。开篇即以"怒涛驾雪"引入,激昂的气势让人瞬间感受到战争的紧迫与激烈。随着对"高阁凌空"的描写,诗人转而展现一种宏伟的美感,似乎在呼唤着历史的壮丽。
诗中提到的“堪笑亡国危机”,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示。朱晞颜用“铁锁”象征着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沉重,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最后,诗的结尾“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更是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情感深沉,值得品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怒涛”是形容什么的?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司马佳儿”暗指_____。
判断题:诗中“无情江水”是表现了对历史的无情与遗憾。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