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山道中五首 其四

《玉山道中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8 11:43:48

诗句

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

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

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

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43:48

原文展示:

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

白话文翻译:

石头上的苔藓在阳光下泛红,岩壁上的松树翠绿能耐寒霜。走进溪流边观赏山峰的色彩,伴着月光辨识梅花的香气。年末时旅途的情感变得恶劣,夜晚寒冷中灯光的影子闪烁。劳累的生活真像一场梦,回首往事心中充满迷茫。

注释:

  • 石藓: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
  • 岩松:生长在岩石上的松树。
  • 岫色:山峰的颜色。
  • 岁暮:年末。
  • 旅情:旅途中的情感。
  • 劳生:劳累的生活。
  • 意茫茫:心中充满迷茫。

诗词背景: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这首诗《玉山道中五首 其四》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复杂情感。诗中“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描绘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而“入溪看岫色,和月认梅香”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静谧与梅花的幽香。后两句“岁暮旅情恶,夜寒灯影光”直接抒发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了宋代诗歌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的特点。

诗词解析:

  • 首句“石藓红依日”,通过“红”字描绘了石藓在阳光下的鲜艳色彩,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次句“岩松翠耐霜”,用“翠”字形容岩松的绿意,表达了松树耐寒的特性,象征坚韧。
  • 第三句“入溪看岫色”,通过“入溪”的动作,引出对山色的观赏,增加了诗的动感。
  • 第四句“和月认梅香”,以“和月”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增添了诗的幽雅。
  • 第五句“岁暮旅情恶”,直接抒发了年末旅途中的不佳情绪,情感真挚。
  • 末句“劳生真一梦,回首意茫茫”,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劳生真一梦”,将劳累的生活比作一场梦,形象生动。
  • 拟人:如“岩松翠耐霜”,赋予岩松以人的耐力,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如“石藓红依日,岩松翠耐霜”,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寒冷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劳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石藓: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坚韧。
  • 岩松: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岫色:象征山水的静谧与美丽。
  • 梅香:象征高洁与幽雅。
  • 灯影:象征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藓红依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石头上的苔藓在阳光下泛红 B. 岩石上的松树翠绿能耐寒霜 C. 山峰的颜色 D. 梅花的香气

  2. “劳生真一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的欣赏 B. 人生的无常和劳苦 C. 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杜甫《旅夜书怀》: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对比:

  • 李纲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旅途中的情感波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及其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古 感兴六首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效古其二 奔亡道中其四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宿虾湖 古风 其四十七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赠裴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贵不期骄 尢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廖井 绥服 追风摄景 鼓字旁的字 唇亡齿寒 石榴酒 反犬旁的字 有求斯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入国问俗 物论 谷字旁的字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包含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