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43:43
原文展示:
休问西来意,吾行日向南。悽悽达磨忏,历历善财参。旧事已不忆,新交宁易谈。维摩本无语,非是学三缄。
白话文翻译:
别问我是从西方来的意图,我每天都在向南方行进。我虔诚地忏悔,像达摩那样;我清晰地参拜,像善财那样。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记得了,新的交往又怎能轻易谈论。维摩诘本来就不多说话,并不是我学他那样沉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词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沉郁顿挫,富有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回答昌老询问其来历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不欲多言,专注于修行和前行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超然和坚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态度。首句“休问西来意”直接拒绝了对方的询问,表明作者不愿多谈自己的来历和意图。接下来的“吾行日向南”则暗示了作者的行动方向和决心。诗中的“悽悽达磨忏,历历善财参”通过对佛教祖师达摩和善财童子的参拜,表达了作者的虔诚和清晰的目标。后两句“旧事已不忆,新交宁易谈”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超然和专注,不念旧事,不轻易与人交往。最后一句“维摩本无语,非是学三缄”以维摩诘的沉默来比喻自己的态度,表明这不是故作深沉,而是本性使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和超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和超然,不欲多言,专注于修行和前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