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38
短歌赠汪孟慈员外
作者: 孙衣言 〔清代〕
藏书十万卷,不能疗朝饥。
仕宦二十年,妻孥犹餔糜。
日种梅花夜读史,
世间贤者宁有此。
汪侯汪侯勿复愁,
荦华富贵东流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汪孟慈的关怀,指出即使拥有十万卷书,仍然无法解决朝中的饥饿;即使仕途上奋斗了二十年,家庭的生活依旧过得拮据。白天种梅花,晚上读史书,似乎成为真正的贤者却难以实现。最后劝汪侯不要再愁苦,因为荣华富贵就像东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孙衣言(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作诗,尤其以短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质朴而深刻。
此诗写于清代,作者通过对汪孟慈的赠诗,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困境。
本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士人生活的困苦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藏书十万卷”设定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形象,但紧接着“不能疗朝饥”,却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语道破,显示出知识无法填补物质上的匮乏。接下来的两句“仕宦二十年,妻孥犹餔糜”,更是直白地指出了长久的政治生涯和家庭生活的困顿,令人感慨。
然后,诗人提到“日种梅花夜读史”,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但“世间贤者宁有此”却带有无奈,质疑真正的贤者是否能拥有这种理想生活。最后的劝解“汪侯汪侯勿复愁”,在一片对生活无奈的叹息中,似乎又透出一丝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而不要为虚幻的富贵而忧愁。
此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描述困境,后半部分则带有劝解的意味,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外,使用了“东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富贵的无常。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揭示了知识和地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出一种对朋友的关怀与珍重。
诗中“藏书十万卷”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东流水”象征什么?
诗中“日种梅花夜读史”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