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

时间: 2025-05-07 23:42:38

诗句

丛丛水边芦,雁雁滩头泊。

我不解丹青,小诗亦可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38

原文展示:

丛丛水边芦,雁雁滩头泊。我不解丹青,小诗亦可貌。

白话文翻译:

水边芦苇丛生,雁群在滩头停泊。我不擅长绘画,但小诗也能描绘这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丛丛:形容芦苇丛生的样子。
  • 雁雁:形容雁群。
  • 泊:停泊,指雁群在水边停留。
  • 解:擅长。
  • 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 貌:描绘,描述。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水边芦苇丛生,雁群停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在宋代,文人多擅长绘画,而赵蕃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不擅长绘画,但通过诗歌也能很好地描绘自然美景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首句“丛丛水边芦”,通过“丛丛”一词,生动地表现了芦苇丛生的景象,给人以茂密、繁盛之感。次句“雁雁滩头泊”,用“雁雁”形容雁群,展现了雁群在水边停泊的和谐画面。后两句“我不解丹青,小诗亦可貌”,表达了作者虽不擅长绘画,但通过诗歌也能很好地描绘自然美景的自信和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丛丛水边芦”:描绘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通过“丛丛”一词,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2. “雁雁滩头泊”:用“雁雁”形容雁群,展现了雁群在水边停泊的和谐画面。
  3. “我不解丹青”:表达了作者不擅长绘画的自谦。
  4. “小诗亦可貌”:表达了作者通过诗歌也能很好地描绘自然美景的自信。

修辞手法:

  • 拟人:“雁雁滩头泊”中的“雁雁”拟人化,使雁群显得更加生动。
  • 自谦与自信:通过“我不解丹青”表达自谦,而“小诗亦可貌”则表达了自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己诗才的自信。通过描绘水边芦苇和雁群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自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苇:象征自然和宁静。
  • 雁群:象征和谐与迁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丛”形容的是什么? A. 芦苇 B. 雁群 C. 水边
  2.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描绘自然美景? A. 绘画 B. 诗歌 C. 摄影
  3. 诗中“雁雁”指的是什么? A. 雁群 B. 雁声 C. 雁影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菩萨蛮·芦花》:描绘芦苇的诗作,与赵蕃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自然意象。

诗词对比:

  • 赵蕃《平沙落雁》与韩淲《菩萨蛮·芦花》:两者都描绘了芦苇的景象,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己诗才的自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风八章留别 其五 入黄龙洞口迟王石屏黄门戴角峰侍御口占 草堂 射熊 秋夜宿乌江山寺 抵丹阳闻南中有流言即返棹 寿搕𢶍大师 金缕曲 读史 寒斋雪中书呈许守 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蒇工 凵字底的字 鼠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卸席 尢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担酒牵羊 立德立言 秾睇 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谨约 束身自好 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依阿取容 仅此而已 包含袅的词语有哪些 庞眉黄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