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14
原文展示:
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 赵蕃 〔宋代〕
过江今几年,遗俗不屡见。 纵余门户称,直有冠裳变。 惟君河洛间,南走楚粤遍。 虽从科诏求,未脱褐衣贱。 芬然兰三薰,粹矣金百链。 潭潭务中澄,煜煜鄙外绚。 遂登南轩门,如识伊川面。 周旋苟有得,喜跃几成抃。 渊深保战兢,鸩毒戒安宴。 于今过城南,政似趋无倦。 儒冠盖多端,剧论如合战。 试评季路勇,孰与之反殿。 前日我辞君,炎风尚交扇。 只今君别我,余暑已堪饯。 岁序急推迁,吾行甚流转。 爝火讵当阳,雨雪宁待左日见。 孤唳岂潜声,卑飞终挂罥。 小令泊扁舟,暂为沥破研。 我如浩然归,君异方朔荐。 契阔方自兹,追随复何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程季仪的深情告别。诗中,诗人回顾了自己在江边的岁月,感叹遗俗不再常见,门第虽存,但冠裳已变。他赞美程季仪在河洛之间,南行楚粤,虽追求科举,却未脱去贫贱的褐衣。诗人形容程季仪如兰花般芬芳,如金子般纯粹,内心深沉,外表不炫耀。诗人提到自己曾登南轩门,仿佛见到伊川的面容,与程季仪交往中有所收获,感到喜悦。他提醒自己要保持谨慎,戒除安逸,现在经过城南,政事繁忙,如同不停歇。诗人认为儒冠多变,激烈争论如同战斗。他评价季路的勇敢,谁能与之相比。诗人回忆前日辞别程季仪时,炎风仍在吹拂,而今程季仪即将离开,余暑已可送别。诗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他比喻自己如微弱的火光,不指望阳光,如雨雪般等待左日。他形容自己的声音孤独,飞行低微,最终被挂住。诗人希望暂时停泊小舟,破研沥墨,自己如浩然归去,而程季仪则如方朔被推荐。诗人期待与程季仪再次相聚,追随他。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为友人程季仪送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程季仪即将离开时,赵蕃为其送行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程季仪的赞美和对自己生活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赵蕃用“兰三薰”、“金百链”等比喻来形容程季仪的高尚品德和纯粹品质,显示出对友人的极高评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变化的无奈,如“岁序急推迁,吾行甚流转”等句,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赵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友人程季仪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变化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兰三薰”和“金百链”分别比喻什么? A. 品德高尚和品质纯粹 B. 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 C. 勇敢和智慧 D. 财富和地位
诗中“季路勇”指的是谁? A. 孔子的弟子季路 B. 诗人的友人程季仪 C. 诗人自己 D. 伊川先生
诗中“爝火讵当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微弱的火光不指望阳光 B. 火光很亮 C. 火光很暗 D. 火光很温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