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8:18
原文展示:
漫成 黄公度 〔宋代〕
时事含胡里,年华转烛间。 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 致主知无术,归休幸有山。 茅堂一尊酒,时得慰愁颜。
白话文翻译:
时局模糊不清,岁月如烛光般流转。 名利场上纷争不断,贫贱之中却感到安宁。 想要辅佐君主却无能为力,幸好有山林可以归隐。 在茅屋中独酌一杯酒,偶尔能慰藉忧愁的心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3-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趣,也有反映时事之作。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黄公度对时局感到无奈,同时向往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时事含胡里,年华转烛间”描绘了时局的模糊不清和岁月的迅速流逝,透露出作者的忧虑和无奈。颔联“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对比了名利场的纷争和贫贱中的安宁,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颈联“致主知无术,归休幸有山”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法辅佐君主的无奈,以及对山林归隐生活的渴望。尾联“茅堂一尊酒,时得慰愁颜”以独酌一杯酒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隐逸生活中偶尔能找到慰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