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漫成

《漫成》

时间: 2025-05-04 01:58:18

诗句

时事含胡里,年华转烛间。

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

致主知无术,归休幸有山。

茅堂一尊酒,时得慰愁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8:18

原文展示:

漫成 黄公度 〔宋代〕

时事含胡里,年华转烛间。 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 致主知无术,归休幸有山。 茅堂一尊酒,时得慰愁颜。

白话文翻译:

时局模糊不清,岁月如烛光般流转。 名利场上纷争不断,贫贱之中却感到安宁。 想要辅佐君主却无能为力,幸好有山林可以归隐。 在茅屋中独酌一杯酒,偶尔能慰藉忧愁的心情。

注释:

  • 含胡:模糊不清。
  • 转烛:比喻时光迅速流逝。
  • 噂沓:议论纷纷,指纷争。
  • 安閒:安宁闲适。
  • 致主:辅佐君主。
  • 归休:归隐休息。
  • 尊:古代酒器,这里指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3-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趣,也有反映时事之作。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黄公度对时局感到无奈,同时向往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时事含胡里,年华转烛间”描绘了时局的模糊不清和岁月的迅速流逝,透露出作者的忧虑和无奈。颔联“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对比了名利场的纷争和贫贱中的安宁,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颈联“致主知无术,归休幸有山”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法辅佐君主的无奈,以及对山林归隐生活的渴望。尾联“茅堂一尊酒,时得慰愁颜”以独酌一杯酒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隐逸生活中偶尔能找到慰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时局模糊不清,岁月如烛光般流转,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颔联:名利场上纷争不断,贫贱之中却感到安宁,对比了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颈联:想要辅佐君主却无能为力,幸好有山林可以归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 尾联:在茅屋中独酌一杯酒,偶尔能慰藉忧愁的心情,以独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在隐逸生活中偶尔能找到慰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年华转烛间”用烛光的迅速燃烧比喻时光的流逝。
  • 对比:“利名多噂沓,贫贱觉安閒”对比了名利场的纷争和贫贱中的安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时事含胡里”中的“含胡”描绘了时局的模糊不清;“年华转烛间”中的“转烛”比喻了时光的迅速流逝;“茅堂一尊酒”中的“茅堂”和“酒”形象地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华转烛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名利场 B. 山林隐逸 C. 官场 D. 战场
  3. 诗中“利名多噂沓”中的“噂沓”是什么意思? A. 安宁 B. 纷争 C. 闲适 D. 模糊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弃。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漫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时局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林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相和歌辞。王昭君 尘灰 咏水 咏美人在天津桥 浮槎 咏怀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晚渡黄河 叙寄员半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秩 证实 欠字旁的字 骨化形销 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音开头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末路穷途 算道 比翼鸟 見字旁的字 包含碎的词语有哪些 睥睨一切 桃虫 走字旁的字 忠孝节义 沉结尾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一人有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