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5:40
原文展示: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白话文翻译:
一间屋子包容着广阔的海洋,群英之中不乏位列侯爵的人物。心怀宽广,追随着许由和谢安的足迹,洗净耳朵,嘲笑巢父的隐逸。春花温暖,蜜蜂相互追逐,泥土散发香气,燕子自由地寻找筑巢之地。拄着藜杖探寻美景,用笔记下这春日的游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函:包容、涵盖。
- 列侯:指位列侯爵的人。
- 放怀:心胸开阔,无所拘束。
- 许谢:许由和谢安,古代著名隐士和政治家。
- 洗耳:比喻清除杂念,专心致志。
- 巢由:巢父和由余,古代隐士。
- 相趁:相互追逐。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穷胜境:探寻美景。
典故解析:
- 许由、谢安: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人都以清高和智慧著称。
- 巢父、由余:巢父是传说中的隐士,由余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人都以隐逸和智慧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此诗可能是在游历虎丘岩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日游历虎丘岩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一室函沧海”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胸怀的广阔,而“群公半列侯”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间两句通过对许由、谢安等古代隐士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室函沧海”: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 “群公半列侯”: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群英之中不乏位列侯爵的人物。
- “放怀追许谢”:表达了诗人对许由和谢安等古代隐士的追忆,向往他们的清高生活。
- “洗耳笑巢由”:通过洗净耳朵,嘲笑巢父的隐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花暖蜂相趁”:描绘了春日温暖的景象,蜜蜂相互追逐。
- “泥香燕自求”:通过泥土散发香气,燕子自由地寻找筑巢之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好。
- “杖藜穷胜境”:表达了诗人拄着藜杖探寻美景的情景。
- “染笔记春游”:用笔记下这春日的游历,记录了诗人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夸张:“一室函沧海”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 比喻:“放怀追许谢”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 拟人:“花暖蜂相趁”和“泥香燕自求”通过拟人手法展现了自然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典故,展现了诗人胸怀的广阔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海:象征广阔的胸怀。
- 群公:指社会上的英才。
- 许谢:象征清高和智慧。
- 花暖:象征春日的温暖。
- 泥香:象征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室函沧海”中的“函”是什么意思?
A. 包含 B. 覆盖 C. 隐藏
- 诗中提到的“许谢”是指哪两位古代人物?
A. 许由和谢安 B. 许由和谢灵运 C. 许由和谢玄
- 诗中“洗耳笑巢由”中的“洗耳”是什么意思?
A. 清洗耳朵 B. 清除杂念 C. 专心致志
答案:
- A. 包含
- A. 许由和谢安
- B. 清除杂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偕徐子由余子侯陈应求游虎丘岩偶题壁韵叶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黄公度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有助于读者理解黄公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