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行杂诗三首 其三

《江行杂诗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4 02:06:17

诗句

城迥浮云外,舟移乱石间。

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

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

君看松顶鹤,云暝亦知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17

原文展示:

城迥浮云外,舟移乱石间。
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
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
君看松顶鹤,云暝亦知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江上行船的情景。远离城市,云彩飘浮在空中,船只在乱石之间移动。水波的闪光似乎能夺去月亮的光辉,滩涂的形势仿佛要把山推倒。经过险峻的地方,心中依然感到害怕,思念家乡的心情使我的白发渐渐增多。你看那松树顶上的仙鹤,虽在云雾中却也知道要回归的时刻。

注释:

  1. 城迥:指城市在远处显得孤立。
  2. 舟移:船只在水中移动。
  3. 波光能夺月:水波的光辉可以与月光争辉。
  4. 滩势欲驱山:滩涂的势头似乎要将山推开。
  5. 过险心犹悸:经过险峻地带仍感到心中不安。
  6. 思乡鬓欲斑:思念故乡使头发渐渐变白。
  7. 松顶鹤:指在松树顶上的仙鹤,象征着高洁和归宿。

典故解析:

诗中的“松顶鹤”可能指代古代文人对高洁之人或神仙的向往,常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鹤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意味着作者对于归隐自然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致弥(约1620-1690),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江行杂诗三首》是孙致弥在游历江河时所作,反映了他在舟行江上时的感受,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文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江河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开篇“城迥浮云外”,描绘了诗人远离城市的孤独感,浮云在空中漂浮,似乎暗示了心灵的游离与不安。接着“舟移乱石间”,则描绘了船在险恶环境中的艰难,突显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波光能夺月,滩势欲驱山”,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水波的美丽与滩涂的险恶,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最后两句“过险心犹悸,思乡鬓欲斑”,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思乡之情交织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迥浮云外:描绘出城市遥远,浮云在空中漂浮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远离喧嚣的感觉。
  2. 舟移乱石间:船只在乱石之中穿梭,暗示旅途的艰辛和不安。
  3. 波光能夺月:水波闪烁,仿佛能夺去月亮的光辉,表现出水面的生动与美丽。
  4. 滩势欲驱山:滩涂的力量似乎要将山推倒,暗示自然的威力无比。
  5. 过险心犹悸:经过危险的地方,心中仍感到不安,表现出对生命的脆弱感。
  6. 思乡鬓欲斑:思念故乡使得白发渐生,表现出岁月流逝对人的影响。
  7. 君看松顶鹤:邀请读者关注松树顶上的鹤,象征着归宿与高洁的境界。
  8. 云暝亦知还:即使在云雾中,鹤也知道何时要回归,表现出一种无形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光比作夺月,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使得鹤在云中也能“知还”,体现了自然的灵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上航行的艰难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归宿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自由与飘泊,反映心灵的孤独。
  • 乱石:象征旅途的险阻与挑战。
  • 波光: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滩势:象征自然力量的无情。
  • 松顶鹤:象征高洁、自由与归宿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迥浮云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乡之情
    B. 孤独与远离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城市的向往

  2. “波光能夺月”中的“夺月”意在表达什么? A. 水波的美丽
    B. 月亮的重要性
    C. 船行的艰难
    D. 对月亮的思念

  3. “思乡鬓欲斑”中的“鬓欲斑”指的是什么? A. 头发变白
    B. 头发变长
    C. 头发变黑
    D. 头发变少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美景与旅行的体验。

诗词对比:

  • 比较孙致弥的《江行杂诗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静谧与内心的宁静,而孙致弥则更多表达了对生命旅途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孙致弥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水云皮袋 减字木兰花 题山阴何奕美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悼镜澄长兄三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 途中闻布谷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五 荷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勺湖逭暑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细雨和风 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假日 片字旁的字 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安内攘外 干大 枕戈剚刃 双人旁的字 风起云蒸 安分循理 束肩敛息 倒八字的字 带开头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气喘如牛 稳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