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时间: 2025-05-02 12:39:38

诗句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

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38

原文展示: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
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白话文翻译:

在青松的阴影中,我寻找那座山中的寺庙;
在满地黄叶上,我踏过那流淌的涧水。
走过曲折的山峰和溪流,又转了个弯,
一声清脆的磬声传来,已抵达寺门前。

注释:

  • 青松:青翠的松树,象征高洁和坚韧。
  • 影里:指在松树的阴影之中。
  • 山寺:山中的寺庙,常用作修行和静思之地。
  • 黄叶:秋天的落叶,寓意时光流逝。
  • 踏涧泉:踩在溪水边,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
  • 乱峰: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山峰。
  • 疏磬:寺庙中敲击的磬,发出悠远的声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山寺”、“涧泉”等意象在中国诗歌中常用于表达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诗中所描绘的寻寺过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金志章,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作品常展现出淡泊明志的风格。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游历山水、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青松环绕、黄叶铺地的秋日里,寻访寺庙的情景。诗人在青松的影子里,感受到山寺的幽静与清新;而黄叶的堆积则唤起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行过乱峰溪又转”,诗人展现了蜿蜒的山道与溪流,暗示寻求内心宁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经历曲折与挑战。最后一联“一声疏磬到门前”,将读者引入寺庙的宁静氛围,清脆的磬声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安宁。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青松影里寻山寺”:在青松的阴影中寻找寺庙,表现一种清幽、恬淡的心境。
    2. “黄叶堆中踏涧泉”:在黄叶的覆盖下踏过涧水,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变化。
    3. “行过乱峰溪又转”:描绘了行走在山间的过程,暗示人生的曲折。
    4. “一声疏磬到门前”:最后的磬声引导读者走入寺庙,象征着内心的归属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青松”、“黄叶”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隐含了人生哲理。
    • 对仗:如“青松影里”与“黄叶堆中”形成了和谐的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分析:

  • 青松: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诗人追求理想与信念。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涧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声音,带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 疏磬:寺庙中清脆的磬声,象征内心的觉醒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什么? A. 忍耐 B. 高洁 C. 富贵
    答案:B

  2. “行过乱峰溪又转”中的“乱峰”指的是什么? A. 平坦的道路 B. 错综复杂的山峰 C. 直线的河流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疏磬”主要代表什么? A. 寺庙的喧闹 B. 内心的宁静 C. 自然的喧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山景和宁静的生活,与金志章的这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侧重于个体与自然的融合,而金志章则在寻寺的过程中探讨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金志章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明寄百穀先生苕上 武昌柳二首 帆影 扬州怀旧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 客思 晚发向金陵留别所知 问如满禅师 其二 问如满禅师 其一 竹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权移马鹿 东踅西倒 疋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义疏 示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多余的人 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秤不离砣 顶门一针 军储 瞒心 万金良药 金鸡勒 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