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6:39
廿载横流息逝波,
乾坤难造旧山河。
狱中书是勤王檄,
海上诗为正气歌。
天意何曾忘肃杀,人心无奈厌兵戈。
祇今荒冢南屏下,
碧血谁将片碣磨。
二十年来,风波不断,历史的洪流已经平息,但大地依旧难以复原旧时的江山。监狱中的诗文仿佛是在发出一声声的号召,海上的诗篇则是为正义而唱的歌。天意何曾遗忘了这一切的残酷,人们无奈地厌倦了战争的纷扰。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坟墓在南屏山下,谁来为无辜的牺牲者磨去那片碧血的石碑呢?
金志章,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忧虑,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历史感。
此诗写于清代动荡时期,尤其是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后,作者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残酷的厌倦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心的反思。开头两句“廿载横流息逝波,乾坤难造旧山河”,以“横流”和“旧山河”对比,映衬出历史的变迁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接下来的“狱中书是勤王檄,海上诗为正气歌”,则体现了在动荡的历史中,诗人对正义和忠诚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怀。
中间的“天意何曾忘肃杀,人心无奈厌兵戈”,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战乱带来的苦痛,天命的无常与人心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人们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无奈与绝望。而最后的“祇今荒冢南屏下,碧血谁将片碣磨”,则以荒凉的墓地为结尾,发出对牺牲者的痛惜和对历史的追问,令人深思。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国难的深刻体悟与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歌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和对战争带来的苦痛的反思,展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牺牲者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廿载”指的是多少年?
“狱中书是勤王檄”中“勤王”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碧血”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