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湖中泛月

《南乡子 湖中泛月》

时间: 2025-05-02 05:57:05

诗句

薄暮泛轻桡。

万顷清波映碧霄。

一片浪花随月泻,滔滔。

暗傍荷香过小桥。

清夜景萧骚。

把酒临轩明月邀。

望里云山浑似画,堪描。

收拾风光付彩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05

原文展示:

薄暮泛轻桡。万顷清波映碧霄。一片浪花随月泻,滔滔。暗傍荷香过小桥。清夜景萧骚。把酒临轩明月邀。望里云山浑似画,堪描。收拾风光付彩毫。

白话文翻译:

在薄暮时分,我轻轻划着小船,万顷的清波映照着碧蓝的天空。一片浪花伴随着月光涌动,滔滔不绝。悄悄地经过小桥,荷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清幽的夜色让人心绪萧索,我举杯邀月,与明亮的月光共饮。远处云山仿佛一幅画,令人忍不住想要描绘。于是我决定把这美好的风光用画笔记录下来。

注释:

  • 薄暮:指傍晚,天将黑未黑之际。
  • 轻桡:轻便的小船。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像万顷的稻田一样。
  • :流出,倾泻。
  • 荷香:荷花的香气。
  • 清夜:清澈的夜晚。
  • 临轩:在楼台上。
  • 堪描:值得描绘。

典故解析:

“把酒临轩”取自古人常在美景前饮酒作诗的习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在中国文学中,酒常被视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毓秀,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儒家文化盛行的时期。她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表达女性细腻的心理。

创作背景:

《南乡子 湖中泛月》写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乘船游湖,感受自然之美,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湖中夜景,诗人通过轻巧的笔触,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开头以“薄暮泛轻桡”写景,勾勒出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优雅;“万顷清波映碧霄”则体现了湖面广阔,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绘了浪花随月流动的美妙场景,展现出自然的韵律与和谐。“暗傍荷香过小桥”更是增添了诗的情趣,荷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使得夜色更显清幽。

“把酒临轩明月邀”句子中,诗人举杯邀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最后,诗人以“收拾风光付彩毫”结束,显示出对美好风景的留恋与向往,意在通过艺术形式将这些美景永恒化。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暮泛轻桡:在薄暮时分,乘坐轻便的小船。
  2. 万顷清波映碧霄:广阔的湖面在夕阳下映衬着碧蓝的天空。
  3. 一片浪花随月泻,滔滔:浪花随着月光涌动,滔滔不绝。
  4. 暗傍荷香过小桥:悄悄地经过小桥,荷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5. 清夜景萧骚:清幽的夜色让人心绪萧索。
  6. 把酒临轩明月邀:在楼台上举杯邀明月共饮。
  7. 望里云山浑似画,堪描:远处的云山仿佛一幅画,令人忍不住想要描绘。
  8. 收拾风光付彩毫:把这美好的风光用画笔记录下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山比作画,强调其美丽。
  • 拟人:浪花“随月泻”,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热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暮:象征宁静、柔和的时刻。
  • 清波: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荷香:象征着清新与幽雅。
  • 明月:常常被视为孤独和思念的象征。
  • 云山:象征远方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暮”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诗人是如何邀请明月的?

    • A. 通过吟诗
    • B. 举杯邀饮
    • C. 跳舞
    • D. 吹笛
  3. “万顷清波映碧霄”中的“顷”是什么意思?

    • A. 小块
    • B. 大片
    • C. 片段
    • D. 无

答案:

  1. C. 傍晚
  2. B. 举杯邀饮
  3. B. 大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 vs 《南乡子 湖中泛月》

  • 主题:两者均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水调歌头》更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南乡子》则是对自然美的直接赞美。
  • 风格:范毓秀的词风清新细腻,苏轼的词则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范毓秀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简见可觅画三首 贺魏使君雪用何叔信韵 萱草 次韵王驹父 怀祖印 次韵审知见示梅花长句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 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 仆自乙酉至今凡四冬至皆在羁旅感慨成诗 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置饭归途赋此寄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取其咎 一叶落知天下秋 单人旁的字 镌铭 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云开见日 夷跖 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归根结蒂 比字旁的字 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群芳竞艳 翫其碛砾不窥玉渊 詹詹炎炎 空谷幽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