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乡子 其二 九日即事

《南乡子 其二 九日即事》

时间: 2025-07-27 22:44:35

诗句

挥手约吾徒。

烂醉东篱兴有无。

酒尽故人还送否,提壶。

红叶村中那处沽。

高阁眺平芜。

满目风烟一画图。

何处健儿身手滑,招呼。

匹马山头控仆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4:35

原文展示:

南乡子 其二 九日即事
作者:黄永 〔清代〕

挥手约吾徒。烂醉东篱兴有无。
酒尽故人还送否,提壶。
红叶村中那处沽。

高阁眺平芜。满目风烟一画图。
何处健儿身手滑,招呼。
匹马山头控仆姑。


白话文翻译:

我挥手召唤我的朋友们,喝得酩酊大醉,在东篱下兴致勃勃。
酒喝完了,老朋友还会送我吗?我提着壶。
在红叶满村的地方,哪儿可以买酒呢?

我站在高阁上眺望平坦的芜荡,眼前的风烟如同一幅画。
哪里有英俊的少年,身手灵活,正在招手?
骑马在山头上,正和我打招呼。


注释:

  • 挥手约吾徒:挥手招呼我的朋友们。
  • 烂醉:醉得很厉害。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或乡村的情景。
  • 酒尽故人还送否:酒喝完了,老朋友还会送酒吗?
  • 提壶:提着酒壶。
  • 红叶村中:指村中红叶满地的景象。
  • 高阁:高高的楼阁。
  • 眺平芜:眺望平坦的芜荡。
  • 风烟一画图:眼前的风景如同一幅画。
  • 健儿:年轻有为的男子。
  • 身手滑:身手灵活。
  • 匹马山头控仆姑:骑马在山头上招呼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永,清代诗人,生于浙江,著有多种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致和乡村生活为题材。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节(九日),正值秋季,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愉悦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一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人生的某种变迁,渴望与老友相聚,借酒消愁。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二 九日即事》透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开篇便以“挥手约吾徒”引入,表现出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接着,诗人以“烂醉东篱兴有无”描绘出醉酒后的轻松与愉悦,展现了酒文化在中国传统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段提及“酒尽故人还送否”,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好友的陪伴与酒的共享,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紧接着“红叶村中那处沽”,将景与情结合,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后半部分,诗人高阁眺望,满目风烟如画,诗人用景象反衬心情,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及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以“匹马山头控仆姑”结束,生动地描绘出骑马的人在山头的活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挥手约吾徒:表达诗人希望与朋友们聚会的心情。
  2. 烂醉东篱兴有无:描绘醉酒后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3. 酒尽故人还送否,提壶:感情的流露,对朋友情谊的期待。
  4. 红叶村中那处沽:表现秋天的美景和对酒的渴望。
  5. 高阁眺平芜:通过高处的视角,表现诗人对广阔自然的欣赏。
  6. 满目风烟一画图:将自然景色与艺术相结合,表现诗人对美的感悟。
  7. 何处健儿身手滑,招呼:描绘年轻人的活力,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8. 匹马山头控仆姑:通过骑马的场景,表达了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目风烟一画图”,将自然景色比作一幅画,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酒尽故人还送否,提壶”,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洒脱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篱:象征着田园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生命的轮回。
  • 高阁:象征着对人生的远见与思考。
  • 健儿:象征着年轻的活力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 A. 南边的山
    B. 东边的篱笆
    C. 西边的湖

  2. 诗人提到“酒尽故人还送否”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酒的喜爱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自然的向往

  3. 诗中的“红叶”象征着: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成熟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沉思,而黄永的这首诗则充满了与友人共饮的乐趣。二者在表达情感及景象方面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文章和评论集。

相关查询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 山居补植花木 婆罗门引 螺髻山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此身有限 婆罗门引 用曹组韵 婆罗门引(寿长老)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其二 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刑 罔有孑遗 不足为法 何肉周妻 三撇旁的字 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鹦的词语有哪些 尼轲 吹毛求瑕 包含扶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倚门傍户 两点水的字 探测 尾数 包含值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才学兼优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