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3:56
谒金门
作者:郑觉齐 〔宋代〕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在漫长的秋夜里,梧桐树上的叶子在寒霜中颤动。皓月偷偷地窥视着人们深院的寂静,窗外孤独的鸿雁投下影子。我的情感如同深井,充满了无尽的相思;而我的恩情如同修长的绳索,缠绕着相思的情感。自从分离后,彼此的消息变得模糊不清。银瓶里的酒,究竟要在哪里才能引来呢?
作者介绍:郑觉齐,字子和,号惟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夜,正值思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诗中对孤独和离愁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
《谒金门》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梧桐叶和皓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孤鸿的影子,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诗中“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的比喻,把思念的深度和恩情的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井和绳索的意象,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厚,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对彼此联系的渴望。最后一句“银瓶何处引”,则是对未来美好相聚的期待与询问,拉回了诗的主题,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反映了人们对爱情、思念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念与孤独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传递出一种浓烈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皓月窥人”中的“窥”字可以理解为:
A. 看见
B. 偷看
C. 照耀
D. 观察
“情是相思深井”这句诗中的“深井”象征的是:
A. 浅薄的感情
B. 深厚的思念
C. 现实的困境
D. 生活的艰辛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述自然景色
B. 表达孤独与思念
C. 讲述历史故事
D. 赞美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觉齐的《谒金门》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郑觉齐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深沉,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