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8:17
香雾扑,湿了画帘罗幕。枕畔秋寒寒一握,殢人新梦觉。病叶骤随风落,惊起翠檐双雀。小径疏篱霜欲作,了无红可落。
香雾轻轻扑面,湿润了画帘和罗幕。枕边的秋寒让人不禁想要紧握,打断了人们刚刚做的美梦。枯萎的叶子突然伴随风儿飘落,惊起了翠绿屋檐下的两只小雀。小径旁稀疏的篱笆上霜意渐浓,却已经没有红色的花瓣可以掉落。
茅于美(1878-1939),字子华,号梦溪,浙江人。近代诗人、散文家,曾参与新文化运动,致力于推动古典诗词的革新。他的诗风多变,既有传统的婉约,也有现代的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此时正值社会动荡,茅于美的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忧伤。
《谒金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诗人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悟。开头“香雾扑,湿了画帘罗幕”,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香气和雾气交融,形成一种温柔的氛围。接着“枕畔秋寒寒一握,殢人新梦觉”,通过对秋寒的细腻描绘,表现出梦境的破裂和现实的侵扰,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用“病叶骤随风落,惊起翠檐双雀”来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而雀鸟的惊起则隐喻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最后一句“小径疏篱霜欲作,了无红可落”则以凋零的意象结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病叶”象征什么?
“小径疏篱霜欲作”中“霜”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