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7:03
瑞龙吟 夏景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天将曙。黯淡残月窥窗,朝霞映树。
起来唤婢移床,贪他井畔,早凉无数。
怅谁与。俄顷碧云低捲,火轮高吐。
海天万里炎蒸,渴龙夭娇,阳乌旋舞。
恰喜水边桐际,风帘澒洞,旷然无暑。
长昼且将马蹄,秋水閒注。
松风小沸,亲拆旗枪煮。
还消受竹肌坠粉,荷珠跳雨。
渐渐斜阳暮。乱蝉嘶到,最消魂处。
茉莉枝头乳。浴罢碧阑干,箫声一缕。
无人只有,冷萤来去。
天快要亮了,微弱的残月在窗前窥视,朝霞映照着树木。
我起来叫婢女搬床,贪恋那井边的凉意,无数的清凉。
我怅惘谁能陪伴。转眼间,碧云低垂,火红的太阳高高升起。
海天之间万里热浪蒸腾,干渴的龙儿娇弱,阳光下的乌鸦在旋舞。
恰好在水边的梧桐树下,风透过帘子轻轻吹拂,令人感到无比清爽。
长长的白昼我只想骑马闲游,秋水静静流淌。
松风轻声翻腾,我亲自拆开旗帜,煮水沏茶。
我还想消受竹子的柔软,荷叶上的水珠如同雨滴落下。
渐渐地斜阳西下,蝉鸣声此起彼伏,最让人心神荡漾的时刻。
茉莉花在枝头吐蕾,洗浴过后的我倚着栏杆,听到一缕箫声。
无人陪伴,只有寒萤在来去闪烁。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6-1686),字仲明,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词方面有较高成就。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蕴含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夏季,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瑞龙吟 夏景》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词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开篇以“天将曙”引出清晨的朦胧,在“黯淡残月窥窗”中,呈现了黎明前的宁静和微弱的月光。诗人用“朝霞映树”描绘出光明逐渐降临的美好画面,给人一种希望与新生的感觉。
在描写中,诗人呼唤婢女移床,表明他对清凉环境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是对气候的向往,更是对安静、舒适生活状态的追求。接着,通过“俄顷碧云低捲,火轮高吐”,诗人展现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暗示着新的开始与生机勃勃的夏日。
“海天万里炎蒸,渴龙夭娇”一句,将炎热的气候与自然元素结合,展现出夏日的炎热与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脆弱。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景象刻画出夏日的清凉和惬意,尤其是“水边桐际,风帘澒洞,旷然无暑”,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和心灵的宁静。
“渐渐斜阳暮,乱蝉嘶到,最消魂处”,结尾处的意境更为深远,夕阳西下,蝉鸣四起,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清晨与黄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将曙”意指什么?
A. 天快要黑了
B. 天快要亮了
C. 天已经亮了
D. 天已经黑了
“怅谁与”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
A. 开心
B. 愤怒
C. 孤独
D. 惊讶
诗中的“渴龙夭娇”是指什么?
A. 炎热的天气
B. 干渴的状态
C. 美丽的景色
D. 生机勃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比较《瑞龙吟 夏景》和朱熹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时,可以发现两者都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但朱熹的作品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陈维崧的词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流露与思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陈维崧的《瑞龙吟 夏景》,并感受到其诗中蕴含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