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己酉清明同运甫晚望

《己酉清明同运甫晚望》

时间: 2025-08-07 02:57:30

诗句

漠漠春阴减却春,晚来微雨散轻尘。

半生怀抱蠲冰炭,十载交亲逐溷茵。

天末孤云归似客,门前疏柳澹于人。

屏居淮表堪罗雀,劳子东来慰隐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2:57:30

原文展示:

己酉清明同运甫晚望
冯煦 〔清代〕

漠漠春阴减却春,
晚来微雨散轻尘。
半生怀抱蠲冰炭,
十载交亲逐溷茵。
天末孤云归似客,
门前疏柳澹于人。
屏居淮表堪罗雀,
劳子东来慰隐沦。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春天渐渐消散的时节,
微薄的阳光透过阴云,显得格外稀少。
傍晚时分,细雨轻轻洒落,冲刷着轻尘。
我半生的心情如同冰炭相交,
十年的交情,却如同追逐那混浊的草席。
天边的孤云仿佛是归来的客人,
门前的疏柳似乎也淡淡地无人问津。
我身居淮河之滨,犹如那无所事事的麻雀,
劳苦的儿子东来,来慰藉我这隐居的沦落。


注释:

  • 漠漠:形容阴沉的样子。
  • 轻尘:细微的尘埃。
  • :解除,减轻的意思。
  • 冰炭:比喻感情的冷淡与热烈。
  • 溷茵:意指草席,形容交友的寒酸。
  • 屏居:隐居,避世。
  • 淮表:指淮河之滨,代表作者的居住地点。
  • 罗雀:形容闲居无事的状态。

典故解析:

  • 孤云归似客: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感叹,孤云像是归来的客人,象征着孤独与漂泊的心境。
  • 疏柳澹于人:表现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柳树疏落且显得冷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曾任职于官场,后隐居于淮表。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感悟。开篇以“漠漠春阴减却春”引入,描绘出春天的阴沉与即将离去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的“晚来微雨散轻尘”,则通过细雨的描写,渲染了春天的无奈与流逝。

中间两句“半生怀抱蠲冰炭,十载交亲逐溷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交往的感慨,感情的复杂如冰炭相交,交友的过程却又显得寒酸。最后两句“屏居淮表堪罗雀,劳子东来慰隐沦”,表达了诗人隐居的孤独与生活的清贫,以及儿子东来的慰藉,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又悲凉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漠漠春阴减却春:春天的阴云浓厚,春意渐消。
  2. 晚来微雨散轻尘:傍晚细雨洒落,洗去了尘埃,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3. 半生怀抱蠲冰炭:半生的经历如同冰与炭的交融,感情复杂。
  4. 十载交亲逐溷茵:十年的交情却如同追逐草席,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淡薄。
  5. 天末孤云归似客:天边孤云像是归来的客人,揭示孤独感。
  6. 门前疏柳澹于人:门前的柳树稀疏且显得冷清,暗示无人问津。
  7. 屏居淮表堪罗雀:隐居在淮河之滨,生活清贫如麻雀。
  8. 劳子东来慰隐沦:辛劳的儿子东来,带来对隐居生活的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冰炭”,表现情感的冷与热。
  • 拟人:将孤云比作客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半生怀抱”与“十载交亲”,形成整齐的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交友冷淡的反思,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孤寂与慰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阴: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无奈。
  • 微雨:代表清新与洗净,带来短暂的安慰。
  • 孤云:隐喻孤独与漂泊的心境。
  • 疏柳:象征着冷清与无人问津的生活状态。
  • 罗雀:体现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漠漠春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期待
    D. 愤怒

  2. “半生怀抱蠲冰炭”中的“冰炭”比喻了什么? A. 友谊
    B. 感情的复杂
    C. 生活的艰辛
    D. 自然的变化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孤独
    B. 财富
    C. 友情
    D. 名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感受,但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孤独又自由的生活状态,与冯煦的诗形成对比。在孤独中寻求自我。

通过上述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冯煦的诗作及其情感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明甫西园之什 其二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和少章喜晴 仪真道中三首 虞美人(赠富季申别) 春晚舟行三首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五石·碧涧 和刘待制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学然后知不足 仰面朝天 浮生 仓皇不定 土木形骸 包含洽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沁人心腑 痛饮黄龙府 包含斧的词语有哪些 盘马弯弓 瘅疟 白茫茫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