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时间: 2025-05-02 12:37:08

诗句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

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

相见还相隔。

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08

原文展示: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 〔五代〕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白话文翻译:

回塘边风起,波纹细密,刺桐花丛中,门斜斜地关闭着。夕阳照在平坦的草地上,一对对鹧鸪鸟飞翔。远行的帆船,不知来自何方的客人?相见却依然相隔。沉默不语,心灵几乎要消散,望向远方,烟雾缭绕的水面遥远。

注释:

  • 回塘:曲折的池塘。
  • 波文细:波纹细密。
  • 刺桐花:一种开花的树木。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鹧鸪:一种鸟类,常成对出现。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魂销:心灵几乎要消散。

诗词背景:

李珣是五代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和对相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回塘风起波文细”和“残日照平芜”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美丽,而“双双飞鹧鸪”则增添了一丝生机。后两句“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思念和对相见的渴望,而“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渴望。

诗词解析:

  • 首句“回塘风起波文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 第二句“刺桐花里门斜闭”通过门的斜闭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第三句“残日照平芜”描绘了夕阳的美丽,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第四句“双双飞鹧鸪”通过鸟类的成对出现增添了一丝生机。
  • 第五句“征帆何处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思念。
  • 第六句“相见还相隔”表达了诗人对相见的渴望。
  • 最后两句“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渴望。

意象分析:

  • 回塘:象征着曲折和变化。
  • 波文细:象征着细腻和美丽。
  • 刺桐花:象征着生机和美丽。
  • 残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丽。
  • 鹧鸪:象征着生机和成对。
  • 征帆:象征着远行和思念。
  • 烟水:象征着遥远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回塘风起波文细”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宁静 B. 傍晚的宁静 C. 夜晚的宁静 D. 白天的宁静

  2. 诗中“双双飞鹧鸪”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生机 C. 悲伤 D. 神秘

  3. 诗中“征帆何处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恐惧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诗词对比:

  • 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与李珣的《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但李煜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全宋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东宫二首 其一 偶成 赠黄秋江处士 原韵和琴川萧石芗先生 彩云轩 夜乐池 赠玉岩二绝 其二 赠玉岩二绝 其一 赋赠玉岩 其二 赋赠玉岩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柘枝引 包含小的成语 辞有枝叶 坐上琴心 灵岩 矜开头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不攻自破 捉刀代笔 田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飞贼 有耻且格 调派 黹字旁的字 烦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