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时间: 2025-05-07 21:28:16

诗句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

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28:16

原文展示: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 李珣 〔五代〕

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

白话文翻译:

进入夏天,最适合穿着淡雅轻薄的衣裳,越罗衣衫褪去郁金黄的颜色,翠绿的发饰和檀香的妆容增添了容光焕发。相见时虽无言,心中却藏着恨意,几次决定后又反复思量,月光下的窗前,花香的小径上,梦境飘渺悠扬。

注释:

  • 澹薄妆:淡雅轻薄的装扮。
  • 越罗:古代越地产的丝绸,质地轻薄。
  • 郁金黄:一种深黄色。
  • 翠钿:翠绿色的发饰。
  • 檀注:用檀香制成的化妆品。
  • 判却:决定。
  • 悠飏:飘渺悠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珣,五代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生活和情感,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女性淡雅的装扮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女性的淡雅装扮和深藏的情感。诗中“入夏偏宜澹薄妆”一句,既表达了夏日衣着的适宜,也隐喻了女性内心的轻盈与自由。“相见无言还有恨”揭示了复杂的情感纠葛,而“月窗香径梦悠飏”则以梦幻般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花香和月光的浪漫场景,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柔美和梦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夏偏宜澹薄妆”:夏日适宜穿着淡雅轻薄的衣裳,体现了季节的特点和女性的审美。
  • “越罗衣褪郁金黄”:越罗衣衫褪去深黄色,暗示了衣物的轻盈和色彩的变化。
  • “翠钿檀注助容光”:翠绿的发饰和檀香的妆容增添了女性的容光焕发。
  • “相见无言还有恨”:相见时虽无言,但心中却藏着恨意,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 “几回判却又思量”:几次决定后又反复思量,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犹豫。
  • “月窗香径梦悠飏”:月光下的窗前,花香的小径上,梦境飘渺悠扬,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月窗香径梦悠飏”中的“梦悠飏”比喻了梦境的飘渺和悠扬。
  • 拟人:“相见无言还有恨”中的“还有恨”赋予了情感以人的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女性的装扮和情感,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澹薄妆、越罗、郁金黄、翠钿、檀注、月窗、香径、梦悠飏。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澹薄妆象征了女性的淡雅和自由,越罗和郁金黄代表了衣物的质地和色彩,翠钿和檀注增添了女性的容光,月窗和香径营造了一个浪漫的场景,梦悠飏则象征了梦境的飘渺和悠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澹薄妆”指的是什么? A. 淡雅轻薄的装扮 B. 浓重的妆容 C. 深色的衣物 D. 厚重的饰品 答案:A

  2. “相见无言还有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恨意 C. 无奈 D. 平静 答案:B

  3. “月窗香径梦悠飏”中的“梦悠飏”比喻了什么? A. 现实的场景 B. 梦境的飘渺 C. 花香的味道 D. 月光的明亮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了女性在夏日清晨的清新装扮和情感。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同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世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李珣的《浣溪沙》都描绘了女性的装扮和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清新和自然,而李珣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淡雅和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珣诗集》:收录了李珣的全部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探讨了古代女性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有助于理解李珣诗中女性形象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清朝慢 憺园即景 庆清朝慢 除夕听爆竹声 庆清朝慢 长至 庆清朝慢 梨花 高山流水 琴台漫兴用梦窗韵 高山流水 听琴。社中课题 高山流水 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高山流水·弹琴 高山流水 题汤雨生“十二古琴书屋填词图” 高山流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唃笑 耳塞机 释缚焚榇 包含纚的词语有哪些 髡夫 雄深雅健 投晩 竹字头的字 包含祈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少女装 摧志屈道 连阶累任 风字旁的字 谋臣武将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