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28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醮坛开,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夜空中的星星高悬,月亮已至中天,丹桂和青松在深处生长。祭坛开启,金磬敲响,清露滴落,珠帘般的旗帜立在翠绿的苔藓上。虚幻的步虚声飘渺,让人思绪徘徊。天亮时归去的道路,指向蓬莱仙境。春山之夜静谧,忧愁中听到洞天中稀疏的磬声。玉堂空旷,细雾如珠佩垂落,轻烟似翠裾摇曳。对着花儿深情凝视,望着月亮缓缓行走。刘阮如今在何处,书信已断绝。
作者介绍:李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道教和仙境,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教仪式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这首诗以道教仪式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诗中“星高月午”、“丹桂青松”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幽的氛围。而“醮坛开”、“金磬敲清露”等仪式性描述,增强了神秘感和仪式感。诗人在“步虚声缥缈”中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而在“晓天归去路,指蓬莱”中则流露出对现实的超脱。后半部分通过对“春山夜静”、“玉堂虚”等场景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感,最终以“刘阮今何处,绝来书”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仙境的无限遐想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仪式和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星高月午”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白天 B. 夜晚 C. 黄昏 D. 清晨
“丹桂青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洁和长寿 B. 富贵和繁荣 C. 悲伤和忧愁 D. 平凡和普通
诗中提到的“醮坛”是什么? A. 道教仪式的场所 B. 佛教仪式的场所 C. 基督教仪式的场所 D. 伊斯兰教仪式的场所
“步虚声缥缈”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人生的绝望
诗中“刘阮今何处,绝来书”中的“刘阮”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传说中的仙人 C. 现实中的朋友 D. 历史上的名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