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2
原文展示:
食肉固可鄙,枯肠合搜诗。旁观听平亭,蔬筍同阿师。涉春拟办多,才尽不自支。贺也能苦吟,玠体忧素羸。看花辄有感,袖手增愁思。
白话文翻译:
吃肉固然可鄙,但枯肠却适合搜寻诗句。旁观者听平亭的议论,蔬菜和竹笋如同阿师一样。涉足春天,计划多,才华耗尽,自己无法支撑。贺也能苦吟,玠体担忧素来瘦弱。看花总是有所感触,袖手旁观增加愁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某个春天,面对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琐事,感慨自己的才华有限,身体瘦弱,同时也在思考诗歌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吃肉、搜诗、旁观、蔬菜、春天、才华、苦吟、身体、看花、愁思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食肉固可鄙,枯肠合搜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认为搜寻诗句比吃肉更为高尚。“旁观听平亭,蔬筍同阿师”则描绘了诗人简单的生活状态,以及旁观者的评论。“涉春拟办多,才尽不自支”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有很多计划和想法,但才华有限,无法支撑。“贺也能苦吟,玠体忧素羸”则表达了诗人对苦吟诗句的执着,以及对身体瘦弱的担忧。“看花辄有感,袖手增愁思”则描绘了诗人在看花时的感触,以及旁观者增加的愁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认为搜寻诗句比吃肉更为高尚,简单的生活状态和旁观者的评论都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同时,诗人也感慨自己的才华有限,身体瘦弱,看花时的感触和旁观者增加的愁思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食肉固可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吃肉 B. 搜诗 C. 旁观 D. 蔬筍 答案:A
诗中“枯肠合搜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旁观听平亭”描绘了什么? A. 诗人简单的生活状态 B. 旁观者的评论 C. 春天的计划 D. 才华耗尽 答案:B
诗中“看花辄有感”表达了诗人什么? A. 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B. 对身体瘦弱的担忧 C. 看花时的感触 D. 旁观者增加的愁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