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0:52
秋枝如残人,颜色先憔悴。
微寒吹已空,性命一何脆。
宁当记畴昔,葩叶相妩媚。
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秋天的枝条就像残缺的人,颜色早已变得憔悴。
微寒的风吹来,树枝显得空荡荡的,生命是多么脆弱。
宁愿记住往昔,花朵和树叶是那样的娇美。
岁月的流逝是谁的使然,怎么能说这不是天意呢?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以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文学才华而闻名,尤其在诗词方面,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困扰。诗中透出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秋枝如残人》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沉重感受。诗的开头以“秋枝如残人”点明主题,秋天的树枝已经凋零,仿佛在暗喻人的衰老与无奈。诗人用“颜色先憔悴”来描绘秋枝的凋零状态,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似乎在为自己的人生写照。
接下来,“微寒吹已空”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微寒的风吹过,树枝显得空荡荡的,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在此刻展露无遗。王安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感伤与迷茫。
“宁当记畴昔,葩叶相妩媚”则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人宁愿回想起那些美丽的花朵和青翠的树叶,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最后,“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命运,流逝的岁月是否真的是天意,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岁月的无情,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枝如残人”中“残人”指的是什么?
A. 受伤的人
B. 衰老的人
C. 快乐的人
诗中“性命一何脆”强调了什么?
A. 生命的坚韧
B. 生命的脆弱
C. 生命的辉煌
诗人更愿意记住什么?
A. 过去的痛苦
B. 过去的美好
C. 过去的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