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12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
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
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
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在东南的炎热海岸,我一路寻访,最后还是把你送走了。
翻过山岭时,猿猴在温暖的阳光下啼叫,马儿贪恋这条旅程,送走了夕阳。
通过清谈可以消除瘴气,写出佳句则能引起烟云缭绕的意境。
希望你能早日回到故乡推荐人才,朝廷仍然重视文才。
“东南”常用于形容温暖的气候,表示诗人对南方的依恋与向往。“猿啼”则是古诗常用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尤以清新、高远著称。王安石在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致力于政治和经济改革。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送别朋友杜十八之时,杜十八前往广南任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文人的重视。
《送杜十八之广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景象,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提到的“东南炎海外”,不仅指明了地理位置,也传达了送别时的炎热情绪,仿佛让人感受到送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过岭猿啼暖”描绘了自然景象,猿猴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孤独与惆怅。“贪程马送曛”则通过马儿的贪恋,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暗含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后半部分的“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许,也体现了他对文才的重视。诗的最后一句“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更是呼应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文人的重视,展现了王安石关心国家和社会的情怀。
全诗通过描写送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反映了王安石对文才和社会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东南炎海外”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寒冷的北方
B. 炎热的南方
C. 温暖的春天
“过岭猿啼暖”中“猿啼”象征着什么?
A. 欢快
B. 孤独与思念
C. 繁忙
诗中对文才的重视体现在哪一句?
A. 清谈消瘴疠
B. 秀句起烟云
C. 及早来乡荐
王安石与杜甫的送别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但王安石更强调文才与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倾向于表现离别的感伤与对时局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