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研屏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研屏》

时间: 2025-05-12 07:41:51

诗句

天上何人修月斧,巧将馀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云点缀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1:51

原文展示: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研屏 洪咨夔 〔宋代〕

天上何人修月斧,巧将馀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云点缀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天上哪位巧匠挥动月斧,巧妙地用剩余的刀刃雕刻了巴山。玉制的蟾蜍清澈地映照出婆娑的树影,正处在微云轻轻点缀的天空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修月斧:传说中修补月亮的斧头,这里比喻巧匠的工具。
  • 馀刃:剩余的刀刃,指工匠用剩下的工具。
  • 斲:雕刻。
  • 玉蜍:玉制的蟾蜍,古代传说中的月宫动物。
  • 婆娑影:摇曳的树影。

典故解析:

  • 修月斧: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宫有工匠修补月亮。
  • 玉蜍:古代神话中月宫的蟾蜍,象征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洪咨夔在观赏巴石研屏香几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巧匠技艺的惊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中的修月斧和玉蜍,巧妙地将天上与人间的美景相联系。首句以问句形式引出巧匠雕刻巴山的想象,次句则通过玉蜍映照的婆娑树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诗中“巧将馀刃斲巴山”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而“玉蜍清浸婆娑影”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天上何人修月斧”,通过问句引出对天上巧匠的想象,增加了神秘感。
  • 次句“巧将馀刃斲巴山”,具体描绘了巧匠用剩余的工具雕刻巴山的情景,展现了技艺的精湛。
  • 第三句“玉蜍清浸婆娑影”,通过玉蜍映照的树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 末句“正在微云点缀间”,以微云点缀的天空作为背景,增强了整幅画面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巧匠的工具比作修月斧,增强了形象性。
  • 拟人:玉蜍被赋予了映照树影的能力,增加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天上巧匠和玉蜍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工匠技艺的惊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月斧:象征巧匠的高超技艺。
  • 玉蜍:象征月亮的清幽与美丽。
  • 婆娑影:象征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修月斧”象征什么? A. 月亮 B. 巧匠的工具 C. 巴山 D. 玉蜍
  2. “玉蜍清浸婆娑影”中的“玉蜍”象征什么? A. 月亮 B. 树影 C. 巧匠 D. 天空
  3. 诗的最后一句“正在微云点缀间”描绘了什么? A. 月亮 B. 树影 C. 天空 D. 巧匠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涉及月亮和神话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月亮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十一首 其十 霜花 蝶恋花 其六 蝶恋花 送芙初南归二解 其一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其一 蝶恋花 一夜狂风,红梅落尽矣 蝶恋花 其四 潜来 蝶恋花·残照关河秋欲暮 蝶恋花 赋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敝帷不弃 金丝酒 谷字旁的字 石库门房子 包含智的词语有哪些 竹马之交 佛日 府结尾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空谈无补 京学 不断如带 走之旁的字 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虎尾春冰 亠字旁的字 二十四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