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48
原文展示: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白话文翻译:
螃蟹正是肥美的时候,秋天的景色已经显得有些老去,乌鸦在争相喧闹的地方,夕阳也渐渐残缺。不需要多喝玻璃碗中的酒,满树的红叶正是最美丽的景象。
注释:
- 蟹正肥时:指螃蟹最为肥美的季节,通常在秋季。
- 秋色老:秋天的景色已经到了晚期,显得有些萧瑟。
- 鸦争噪处:乌鸦在争相喧闹的地方,形容乌鸦的嘈杂。
- 夕阳残:夕阳即将落山,形容天色将晚。
- 玻瓈椀:玻璃碗,这里指酒杯。
- 满树霜红:指树上挂满了霜,树叶变红,形容秋天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螃蟹、乌鸦、夕阳和红叶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螃蟹的肥美、乌鸦的喧闹、夕阳的残缺和红叶的美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诗中“蟹正肥时秋色老”一句,既表达了螃蟹肥美的时节,又暗示了秋天的老去,形成了一种对比。而“鸦争噪处夕阳残”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认为无需过多的酒来助兴,眼前的红叶已经足够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蟹正肥时秋色老”:螃蟹肥美的时节,秋天的景色已经显得有些老去,这里通过螃蟹的肥美来暗示秋天的到来,同时“老”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鸦争噪处夕阳残”:乌鸦在争相喧闹的地方,夕阳也渐渐残缺,这里通过乌鸦的喧闹和夕阳的残缺,进一步加深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 “未须多进玻瓈椀”:不需要多喝玻璃碗中的酒,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认为无需过多的酒来助兴。
- “满树霜红正好看”:满树的红叶正是最美丽的景象,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红叶美景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螃蟹的肥美来比喻秋天的到来,通过乌鸦的喧闹和夕阳的残缺来比喻时光的流逝。
- 拟人:乌鸦的“争噪”赋予了乌鸦以人的行为特征,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诗中“蟹正肥时秋色老”与“鸦争噪处夕阳残”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螃蟹、乌鸦、夕阳和红叶等元素,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蟹: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肥美的螃蟹是秋天的特色。
- 鸦:象征着嘈杂和不安,乌鸦的喧闹加深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夕阳的残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满树的红叶是秋天的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蟹正肥时”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鸦争噪处夕阳残”中的“夕阳残”表达了什么?
A. 夕阳很美 B. 夕阳即将落山 C. 夕阳很亮 D. 夕阳很暗
- 诗中“满树霜红正好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欣赏?
A. 螃蟹 B. 乌鸦 C. 夕阳 D. 红叶
答案: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洪咨夔的这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热爱,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