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节出谒回二绝

《至节出谒回二绝》

时间: 2025-07-30 04:01:27

诗句

巧笑声摇六博盆,纤纤人在绿窗根。

隔纱想见春风面,云滑金钗欲溜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1:27

原文展示:

巧笑声摇六博盆,纤纤人在绿窗根。 隔纱想见春风面,云滑金钗欲溜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巧妙的笑声摇动了六博盆,纤细的身影在绿窗下。隔着纱窗想象春风中的面容,云般的柔滑让金钗似乎要滑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巧笑:形容笑声美妙。
  • 六博盆:古代的一种游戏器具。
  • 纤纤:形容女子细长的样子。
  • 绿窗根:窗下绿色的地方。
  • 隔纱:隔着纱窗。
  • 春风面: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
  • 云滑:形容头发柔滑如云。
  • 金钗:女子头上的装饰品。

典故解析:

  • 六博盆: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可能指女子在玩乐时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多描绘生活细节,情感细腻。此诗可能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窗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生活的闲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节日后的情景,女子在窗下玩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这一刻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窗下的情景,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生活的闲适。诗中“巧笑声摇六博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玩乐时的欢乐气氛,而“纤纤人在绿窗根”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形象。后两句“隔纱想见春风面,云滑金钗欲溜痕”则通过想象和比喻,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美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女子的美丽和春风的温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巧笑声摇六博盆”:描绘女子玩乐时的欢乐气氛,笑声美妙,摇动了游戏器具。
  2. “纤纤人在绿窗根”:细腻地描绘女子的形象,纤细的身影在绿窗下。
  3. “隔纱想见春风面”:通过想象,描绘女子美丽的面容,仿佛春风中的面容。
  4. “云滑金钗欲溜痕”:用比喻手法,形容女子的头发柔滑如云,金钗似乎要滑落。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滑金钗欲溜痕”中,用“云滑”比喻头发的柔滑。
  • 拟人:“巧笑声摇六博盆”中,笑声被赋予了动作,摇动了游戏器具。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巧笑:美妙的笑声。
  • 六博盆:古代的游戏器具。
  • 纤纤:女子细长的样子。
  • 绿窗根:窗下绿色的地方。
  • 春风面:美丽的面容。
  • 云滑:头发柔滑如云。
  • 金钗:女子头上的装饰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巧笑声摇六博盆”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女子在窗下玩乐 B. 女子在窗下读书 C. 女子在窗下绣花 答案:A

  2. “云滑金钗欲溜痕”中,“云滑”比喻什么? A. 头发的柔滑 B. 金钗的重量 C. 春风的温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描绘女子在窗下的情景,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绘女子在窗下的情景,但情感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寒食日花宴 圆坛午龛行事 三五七言 望江南 山中喜得友生书 雪后祈晴 不寐 送以行往平山省外父母次韵 望蓬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撒娇撒痴 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敢做敢当 逼目 羽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口吻生花 包含唠的词语有哪些 鄙杂 弓影浮杯 非圣诬法 正言若反 犬字旁的字 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板规 欠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词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