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包港风涛二首

《包港风涛二首》

时间: 2025-05-01 15:15:29

诗句

颠风立海雷轰柁,骇浪翻天雪压篷。

夜半乖龙酣战退,一奁冰鉴本来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29

原文展示:

包港风涛二首 颠风立海雷轰柁,骇浪翻天雪压篷。 夜半乖龙酣战退,一奁冰鉴本来空。

白话文翻译:

狂风如立于海面,雷声轰鸣震动了船舵, 惊涛骇浪翻滚至天际,雪花如压在船篷之上。 夜半时分,那顽皮的龙似乎在激烈战斗后退去, 留下一面如冰镜般清澈的天空,原来一切皆空。

注释:

  • 颠风:狂风。
  • 柁:船舵。
  • 骇浪:惊涛骇浪。
  • 篷:船篷。
  • 乖龙:传说中的龙,此处可能指暴风雨中的雷电。
  • 冰鉴:比喻清澈明亮的天空。
  • 本来空:佛教用语,意指万物本质为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海上旅行中,面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遭遇狂风巨浪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空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描绘了海上风暴的壮观场面。首句“颠风立海雷轰柁”,通过“颠风”和“雷轰柁”的描绘,传达了风暴的猛烈和船只的动荡。次句“骇浪翻天雪压篷”,进一步以“骇浪”和“雪压篷”来加强风暴的压迫感。后两句“夜半乖龙酣战退,一奁冰鉴本来空”,则通过“乖龙酣战退”和“冰鉴本来空”的意象,表达了风暴过后的宁静和诗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颠风”和“雷轰柁”描绘了风暴的猛烈,形象生动。
  • 次句以“骇浪”和“雪压篷”进一步强化了风暴的压迫感。
  • 后两句通过“乖龙酣战退”和“冰鉴本来空”表达了风暴过后的宁静和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奁冰鉴”比喻清澈明亮的天空。
  • 拟人:如“乖龙酣战退”将风暴拟人化,赋予其战斗的特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海上风暴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空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颠风、雷轰柁、骇浪、雪压篷:描绘了风暴的猛烈和船只的动荡。
  • 乖龙、冰鉴:表达了风暴过后的宁静和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颠风立海雷轰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平静的海面 B. 风暴的猛烈 C. 夜晚的宁静 答案:B

  2. “一奁冰鉴本来空”中的“冰鉴”比喻什么? A. 风暴 B. 天空 C. 船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赤壁赋》相比,洪咨夔的《包港风涛二首》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洪咨夔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宜阳道中作 夏日寓居寄友人 寄普明大师可准 送人游南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读岘山碑 送谭三藏入京 寄当阳张明府 荆门勉怀寄道林寺诸友 赠白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闲言泼语 摘艳薰香 四点底的字 风流潇洒 帖写 厂字头的字 折文旁的字 相如题柱 包含染的词语有哪些 胫衣 谷字旁的字 贪赃枉法 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年高德勋 轩户 见字旁的字 一洗而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