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25
雨中观秉仲家月桂
月桂花上雨,春归一凭栏。
东西南北客,更得几回看。
红衿映肉色,薄暮无乃寒。
园中如许梅,独觉赋诗难。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观赏月桂花的场景。雨水打在月桂花上,春天已经悄然归来,我倚靠着栏杆,心中感慨万千。无论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究竟能再来几次呢?红色的衣衫映衬着肌肤的颜色,傍晚的时分显得有些寒冷。园中如此美丽的梅花,唯独我觉得写诗变得困难重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谋,号澄江,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常被誉为“江南才子”。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雨时节,诗人于友人家中观赏月桂花,感慨人生旅途与时光流逝。正值春天,诗人借花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雨中观秉仲家月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月桂花的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开头“月桂花上雨,春归一凭栏”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春天的到来是生命的象征,然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下来的“东西南北客,更得几回看”,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客人的思念,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红衿映肉色”一句,将人物的形象与自然景色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而“薄暮无乃寒”则让人感受到傍晚的清冷,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最后一句“园中如许梅,独觉赋诗难”揭示了诗人面对美景却难以表达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中月桂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倚靠在哪里思考?
诗中“薄暮无乃寒”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关注生活的现实与自然的影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