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43
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
莫疑远去无消息,七万馀年始半年。
桓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
有个山僧倚松睡,恐人来取白猿儿。
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墙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花里唯闻鸠鸟声。
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
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
白薝卜花露滴滴,红苾刍草香濛濛。
田地更无尘一点,是何人合住其中。
寺庙的殿宇错落有致,烟雾缭绕,桂花如雪,溪水潺潺流淌。
不要怀疑远行的消息,七万多年也只是半年。
桓玄的旧车辙在湿云中留下痕迹,佛教的孤坟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迟缓。
有个山僧倚靠在松树下睡觉,怕有人来取走他的白猿儿。
玉像和珠龛香烟缭绕,锦霞环绕在石墙旁边。
辟蛇的行者如今何在,花间只听得鸠鸟的鸣叫声。
爱陶长官醉倒在地,送走陆道士时步履缓慢。
买酒过溪都是破戒,究竟这些人是何许人也。
白薝卜花露水滴滴,红苾刍草香气弥漫。
田地里没有一丝尘埃,究竟是什么人住在这里?
贯休,字惟宣,唐代著名诗人,精通佛理,作品多涉及宗教哲学,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本诗作于作者再游东林寺时,表达了对寺庙历史的追忆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佛教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贯休的《再游东林寺作五首》以其悠远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描绘了东林寺的自然美与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的“台殿参差耸瑞烟”展现出寺庙在烟雾缭绕中的神秘感,而“莫疑远去无消息”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与人之间联系淡薄的思考。特别是对“桓玄旧辇残云湿”与“耶舍孤坟落照迟”的描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田地更无尘一点,是何人合住其中”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引发人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寓意深刻。
这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宁静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贯休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桓玄”是谁?
诗中的“白猿儿”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