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5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管宁白帽且蹁跹,
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
伤心云雾隔三川。
江湖气动春还冷,
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
何时相伴一灯前。
在春夜的静谧中,我怀念着昔日的友人席大光。像管宁那样,头戴白帽,闲适而舞动,然而孤鹤的归期却难以计算。拄着拐杖,向东南眺望,北方的变化让我心中感伤,云雾让三条大川彼此隔绝。江湖的风气依然,春天却仍然寒冷,鸿雁的叫声回响,令我辗转难眠。苦苦思念西州的老太守,不知何时能和她一起坐在灯前。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季常,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诗风清新、婉约,常有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夜,诗人身处孤寂的境地,心中思念旧友,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社会动荡的背景也让诗人更加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表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厚而细腻。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与对孤独感的意识,管宁身穿白帽,代表着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但孤鹤的归期又让人感到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东南与北方的观察,表现出对时事变化的感慨。云雾的阻隔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江湖气动春还冷”,又暗示着外部环境的压抑与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诗人深切怀念西州老太守,体现了对友情与温情的渴望,渴望在灯火下的相伴,展现出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思乡情怀和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对孤独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帽”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的“鸿雁声回”表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