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万致柔还省亲舍仆闻而往候道中得此

《万致柔还省亲舍仆闻而往候道中得此》

时间: 2025-05-03 22:28:21

诗句

数里平冈路,仙山迹渐分。

柴荆来鹊语,村落去人群。

粉阵松崩雪,涛头日濯云。

不缘停仆御,直以候夫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8:21

原文展示:

数里平冈路,仙山迹渐分。 柴荆来鹊语,村落去人群。 粉阵松崩雪,涛头日濯云。 不缘停仆御,直以候夫君。

白话文翻译:

在数里平坦的山冈路上,仙山的痕迹渐渐分开。 柴门边喜鹊传来欢快的叫声,村落远离了人群的喧嚣。 粉色的松林如同崩落的雪花,波涛般的云彩被阳光洗涤。 不是因为停下仆人的车马,而是为了等候我的夫君。

注释:

  • 平冈路:平坦的山冈路。
  • 仙山迹:指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远方的山景。
  • 柴荆:柴门,指简陋的门户。
  • 鹊语:喜鹊的叫声,古人认为喜鹊叫是吉兆。
  • 粉阵松崩雪:形容松林如粉色的雪崩。
  • 涛头日濯云:形容云彩如波涛,被阳光洗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83-1350),元代诗人,字伯雨,号贞居子,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雨在得知友人万致柔回乡省亲时,派仆人前去迎接,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待相见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通过“仙山迹渐分”、“柴荆来鹊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宁静氛围。诗中的“粉阵松崩雪”和“涛头日濯云”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松林和云彩的美景。最后两句“不缘停仆御,直以候夫君”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待相见的喜悦,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数里平冈路,仙山迹渐分”:描绘了平坦的山冈路和远方的山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次句“柴荆来鹊语,村落去人群”:通过喜鹊的叫声和远离人群的村落,表达了远离尘嚣的愿望。
  • 第三句“粉阵松崩雪,涛头日濯云”: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松林和云彩的美景。
  • 末句“不缘停仆御,直以候夫君”: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待相见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粉阵松崩雪”和“涛头日濯云”,形象生动。
  • 拟人:如“柴荆来鹊语”,赋予喜鹊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仙山迹:象征着远方的山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 鹊语:象征着吉祥和喜悦。
  • 粉阵松崩雪:形象地描绘了松林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涛头日濯云: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美景,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柴荆来鹊语”中的“鹊语”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吉祥 C. 孤独 D. 忧愁
  2. 诗中的“粉阵松崩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张雨的《万致柔还省亲舍仆闻而往候道中得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雨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雨的诗歌。

相关查询

泗上客思 经九华费征君墓 送舍弟 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 赠宣城麋明府 寄顾云 下第投所知 送僧 秋晨有感 维扬逢诗友张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章宗匠 各得其宜 包含拙的成语 捧头鼠窜 遗疾 闷声不响 长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无话不谈 千千万万 糹字旁的字 花里胡哨 纡余为妍 鳥字旁的字 盗典 包含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