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3:24
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谁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
早晨我厌恶那只百啭的黄莺,夜晚我嫉妒那对双栖的燕子。
我不习惯春天的离别,谁能知道我到清晨时的啼哭。
珠帘遮住寒冷的月光,纱窗背后是清晨的灯光。
昨夜我的巾帕上沾满了泪水,一半是因为春天的冰冷。
关山和征戍都远在天边,闺阁中的离别实在艰难。
苦战的他一定憔悴了,我的寒衣不要宽松。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白居易在政治上也有较高的影响力,曾任多种官职。
《闺怨词》是白居易在其仕途上经历了多次离别之后所作,反映了他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留在闺房的女子因丈夫征战而产生的孤独与忧愁,表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与深情。
《闺怨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离别后,夜晚独自思念的情景。开篇的“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便生动地表达了她的内心矛盾与孤独。黄莺的歌声让她心生厌恶,而燕子的双宿双栖则令她感到嫉妒,这种情感的对立恰恰体现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生活环境,珠帘和纱窗不仅是物理上的遮挡,更是情感上的封闭,暗示了她内心的寂寞与冷清。夜里她的泪水沾湿了巾帕,象征着她对春天的冰冷与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之苦。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抒发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慨,情感真挚且引人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女性在战乱时代的无奈与坚韧,传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苦难生活的深思。
白居易的《闺怨词》描写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离别
C. 愤怒
D. 期待
“珠箔笼寒月”中的“珠箔”代表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闺房的遮挡
C. 春天的美好
D. 战争的远方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闺怨词》中?
A. 莺
B. 燕
C. 花
D. 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闺怨词》的情感、背景与艺术特点,促进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