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6:33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
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
宝钏松冰腕,蛾眉淡远山。
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
别离情绪谁曾惯!
这些时银筝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
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近间,坐间。
用工夫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
有万种凄凉不可堪,何日回还?
【骂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恰才这微雨过燕莺闲,罗帏寂寞空长叹。
春色昏,情意懒,芳心惮。
【感皇恩】呀!
则我这春意阑珊,莺老花残。
一帘风,三月雨,五更寒。
闪的我鸾孤凤单,枕剩衾寒。
梨花院,采茶歌,凭阑干。
【采茶歌】望长安,盼雕鞍,夕阳花草树遮山。
叠翠堆岚凝望眼,则我这薄情何处走云山?
【尾声】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夜阑,全不似当时旧风范。
绣床又倦攀,梳妆又意懒,瘦怯怯裙腰儿旋旋的趱。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6:33
【南吕】一枝花 离闷
作者: 贯云石
柳垂翡翠条,花落胭脂瓣。绿窗绒缕淡,粉脸泪珠弹,洒竹成斑。宝钏松冰腕,蛾眉淡远山。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梁州卜龟卦铜腥玉笋,盼鸿书目断云山。别离情绪谁曾惯!这些时银筝懒按,锦瑟慵弹,玉箫倦品,宝鉴羞观。病恹恹瘦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花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近间,坐间。用工夫修下封鸳鸯缄,无处倩鱼雁。有万种凄凉不可堪,何日回还?骂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恰才这微雨过燕莺闲,罗帏寂寞空长叹。春色昏,情意懒,芳心惮。感皇恩呀!则我这春意阑珊,莺老花残。一帘风,三月雨,五更寒。闪的我鸾孤凤单,枕剩衾寒。梨花院,采茶歌,凭阑干。采茶歌望长安,盼雕鞍,夕阳花草树遮山。叠翠堆岚凝望眼,则我这薄情何处走云山?尾声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夜阑,全不似当时旧风范。绣床又倦攀,梳妆又意懒,瘦怯怯裙腰儿旋旋的趱。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愁苦与孤寂。柳枝低垂,花瓣如胭脂般飘落,窗前的绒缕轻淡,脸颊上泪珠如弹珠般洒落,竹子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她的手腕如松树般纤细,眉宇如远山般淡远。常常听说好事多磨,如今却是千难万难。想着在梁州卜卦,盼望鸿雁传书,却只见云山遥望。离别的情绪谁能习惯?这些日子银筝懒得弹,锦瑟也不想拨动,玉箫疲乏无力,宝鉴也不愿观赏。她病恹恹、容颜憔悴,心中愁烦无尽。花钿懒得贴在香腮上,衣袖湿透了,泪眼迷蒙,玉簪歪斜,随意理着云鬟。近来,坐着也无聊。费了那么多工夫修下鸳鸯的信封,却无处寄送鱼雁。满心凄凉,何时才能回到过去?心中怨恨那玉郎,杨花满院,东风散去,正好这微雨过后,燕莺悠闲,罗帏寂寞,长叹无声。春色暗淡,情意懒散,芳心畏惧。感恩皇恩啊!我这春意阑珊,莺儿老去,花儿凋残。风帘轻拂,三月的雨,五更的寒意,闪烁着我孤单的鸾凤,枕边只剩寒被。梨花院里,唱着采茶歌,倚着栏杆。采茶歌望向长安,盼望雕鞍,夕阳下的花草树木遮住山影。叠翠堆岚,凝视远方,这薄情的我又要往哪里去云山?尾声是半帘红日愁天晚,一盏孤灯照亮夜阑,完全不同于当时的旧风范。绣床又感到倦怠,梳妆又觉得懒惰,瘦弱的裙腰儿轻轻旋转着走。
作者介绍:贯云石,元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擅长写作婉约词,情感细腻,善于描绘人物心理。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抒发的背景下,贯云石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哀伤,反映出当时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无奈心情。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天时节的孤独与愁苦。开篇以柳树和花瓣的意象,营造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却又因花落而增添了几分惆怅。接着,词人用“病恹恹瘦损容颜”来表现心情的沉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同身受。词中反复出现的“懒”字,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无奈,也是对外界美好事物的疏离。
在情感的表达上,贯云石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使得整首词在节奏上富有音乐感,情感上更为饱满。特别是“春色昏,情意懒,芳心惮”一句,浓缩了词中女子对春天美好却又无法把握的复杂情感。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为丰富,从柳树、花瓣到银筝、玉箫,再到梨花院,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情感图景。最终,词人以“孤灯照夜阑”结束,暗示着无尽的孤寂与思念,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遭遇,也是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女子在春天的孤独情绪,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与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着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无奈,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弱与坚韧。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银筝”象征什么?
词中反复出现的“懒”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贯云石的《南吕·一枝花 离闷》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