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14
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
作者: 贯云石 〔元代〕
晓来春匀透,西园第一枝,香暖朱帘酒满卮。
思,休歌肠断词。关心事,夜阑入静时。
金芽薰晓日,碧风度小溪,香暖金炉酒满杯。
奇,夜来香透帏。人初睡,玉堂春梦回。
峨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休唱阳关第四声。
情,夜深愁寐醒。人孤另,萧萧月二更。
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
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入字眉。
紫箫声初散,玉炉香正浓,凉月溶溶小院中。
从,别来衾枕空。游仙梦,一帘梅雪风。
轻寒堆翠被,东风暖玉纤,香冷金猊月转帘。
添,蛾眉新淡尖。香收焰,倚窗愁未。
楚台云归去,待都来三二朝,闲煞东风碧玉箫。
箫,宝钗金凤翘。风流貌,把人来憔悴了。
清晨春意盎然,西园中的第一枝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温暖的香气透过红色帘子,酒杯也已满盈。
思绪万千,唱歌反而让人心肠断裂,关心的事在夜深人静时更显得沉重。
金色的新芽在晨日中散发着香气,清风拂过小溪,温暖的香气和酒气弥漫在空中。
奇妙的是,昨夜的香气透过帷幕,夜已深,人们初睡,梦回春季的美好。
峨眉山的美丽让人自惜,分别时的泪水如倾如注,别再唱那阳关三叠的曲子。
情感在夜深时愁绪难解,孤独的人在月光下醒来,
泪水洒落在金色的袖子上,不知心中思念的是谁?芳草萋萋,心中人未归。
期待着春天的鱼雁稀少,自己憔悴,愁苦积满了眉头。
紫箫声在初散,玉炉的香气愈加浓郁,清凉的月光照耀着小院。
从别后,床头枕边似乎空空如也,游仙的梦中,梅雪的风轻轻飘落。
轻寒中翠被堆叠,东风温暖着玉纤,香气在夜晚的帘幕间渐渐冷却。
添上那新淡的蛾眉,香气渐渐散去,倚窗愁绪未消。
楚台的云彩归去,等待着几日之后的重聚,东风轻抚着碧玉箫声。
箫声悠扬,宝钗在金凤上翘起,风流的神态,让人愈发憔悴。
作者介绍:贯云石,元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入诗。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生活状况与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常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诗表达了春日的柔美与孤独思念的愁苦。
贯云石的《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的“晓来春匀透,西园第一枝”一句,以春晨的清新美景引入,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香暖朱帘酒满卮”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但随之而来的“思,休歌肠断词”又把情感拉回到对离别的悲伤中。诗人将春光与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后面的描写中,通过对香气、酒杯、月光的细腻刻画,诗人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这一句尤为动人,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思念对象的迷惘。整首词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情感之间游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与美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与孤独,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帘”主要象征什么?
“泪溅描金袖”中的“金袖”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阳关”是指?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