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郑石帚贻书寄诗谢

《郑石帚贻书寄诗谢》

时间: 2025-04-27 17:01:39

诗句

贪卧苏台一片云,嘉招虚辱远移文。

吟人多半来投刺,倦客深惭自增门。

路隔江潮兼夕到,居莲地势两州分。

酬恩别有男儿事,它日逢君仔细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39

原文展示:

贪卧苏台一片云,
嘉招虚辱远移文。
吟人多半来投刺,
倦客深惭自增门。
路隔江潮兼夕到,
居莲地势两州分。
酬恩别有男儿事,
它日逢君仔细论。

白话文翻译:

我贪恋地卧在苏台上,仰望着一片云朵;
嘉招虽好,却让我在远方感到虚伪和羞辱。
吟诗的人多是来投笔抨击的,
而我这个倦客更是羞愧,惭愧地自增门户。
路隔江水,潮起潮落,夕阳西下,
我所处的莲花地势,使我与两州相分。
为了报答恩情,别有心事;
将来有机会再和你细细谈论。

注释:

  • 贪卧:形容贪恋于安逸的状态,沉迷于享乐。
  • 苏台:指苏州的台地,表示诗人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
  • 嘉招:指美好的邀请或招待,通常用于表示对朋友的热情。
  • 虚辱:虚假的侮辱,表面上看似荣誉,实际上却是羞辱。
  • 吟人:吟诗的人,通常指文人雅士。
  • 倦客:疲惫的旅人,指诗人自己。
  • 增门:增加门槛,比喻增加羞愧感。
  • 路隔江潮:形容道路被江水隔断,潮水的变化影响到诗人的心情。
  • 居莲地势:居住在莲花的地方,表示环境优美。
  • 酬恩:报答恩情。
  • 仔细论:细致的讨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友情的热爱,且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开头描绘了诗人贪恋于苏台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流露出对美好邀请的犹豫,似乎对外界的评价感到无奈与困扰。诗中的“吟人多半来投刺”暗示了诗人对外界批评的敏感,他自觉身处高处,反而感到羞愧与无奈。这种情感引发了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路隔江潮兼夕到”则将地理上的隔阂与情感上的距离结合,增添了离愁别绪。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自然的美与宁静,另一方面是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贪卧苏台一片云:诗人沉醉于苏台的美景,心中只想安静地享受这片云彩。
  2. 嘉招虚辱远移文:美好的邀请却让人感到名不副实,诗人对这种虚荣感到羞耻。
  3. 吟人多半来投刺:诗人感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吟诗的人多是对他进行抨击或批评。
  4. 倦客深惭自增门:身为疲惫的旅人,诗人感到愧疚,仿佛自己加重了羞耻感。
  5. 路隔江潮兼夕到:因江水相隔,潮水和夕阳让他感到孤独与思念。
  6. 居莲地势两州分:身处的环境美丽而安静,却也象征着与友人的距离。
  7. 酬恩别有男儿事:报恩之事,诗人心中还有更深的事情。
  8. 它日逢君仔细论:期待未来能与友人再次相聚,细致地探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贪卧苏台一片云”,把生活的惬意与云彩结合,形成了优雅的意象。
  • 对仗:如“路隔江潮兼夕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象征:如“莲地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虚荣的警惕。诗人在感慨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逍遥,代表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江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增添了离愁的意境。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结束,暗含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 :象征着清净与高雅,反映出诗人内心追求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贪恋于哪个地方的云?

    • A. 苏台
    • B. 杭州
    • C. 长安
    • D. 南京
  2. 诗中“吟人多半来投刺”是什么意思?

    • A. 诗人受到赞美
    • B. 诗人受到批评
    • C. 诗人受到邀请
    • D. 诗人受到奖励
  3. “酬恩别有男儿事”的意思是什么?

    • A. 诗人想要报恩
    • B. 诗人想要游玩
    • C. 诗人想要学习
    • D. 诗人想要出名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月夜忆舍弟》相比,陈郁的诗更侧重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的作品则表现了对亲情的深刻思念与社会现实的关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孤山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和巩釆若游蒲涧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二 放鱼矶 至鹧鸪洞 腊後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雨漱紫泥 雪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翻风滚雨 五会 反犬旁的字 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韵事 心爽神怡 牛字旁的字 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盐务 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沾霈 悉帅敝赋 弋字旁的字 兵不厌权 名重识暗 结輈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