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19
自入山中二十年,抗尘有道即为仙。
差科难到耽闲地,种穫因无负郭田。
细事亦参齐物论,大还长勘娱真篇。
诗成不敢题崖石,怕有江湖姓字传。
自从进入山中已经二十年,抗拒尘世的烦恼有一套方法便可以称为仙人。
差不多的事情难以在闲适的环境中完成,因此种田收获也不会辜负身边的田地。
微细的事情也能参照齐物的道理,最终又能够长久地审阅真实的篇章。
诗写成后不敢在崖石上题字,害怕有江湖上的人名传开。
陈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身处于文化繁荣的时期,特别注重个人的隐居生活和精神追求。他的诗作多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的热爱。
《山中》是陈郁在隐居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创作的谨慎态度,担心自己的作品被误解和传播。
《山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自入山中二十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山中生活的依恋。紧接着“抗尘有道即为仙”,则将隐居生活升华为一种更高的境界,暗示着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差科难到耽闲地,种穫因无负郭田”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务实态度,尽管选择了闲适的生活,但仍然不忘劳作和收获,体现了一种对土地的敬畏与责任。接下来的“细事亦参齐物论”,则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认为这些细节同样值得反思和品味。
最后两句“诗成不敢题崖石,怕有江湖姓字传”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戒心和对创作的谦虚态度,生怕作品被误解或流传,这种自我约束与对艺术的珍视,显示了他作为诗人的敏感与深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崇高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个人创作的谦虚和谨慎。诗人通过自身经历,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陈郁生活的主要环境是:
A. 城市
B. 山中
C. 水边
D. 田野
诗中提到的“齐物论”主要强调:
A. 物质的丰富
B. 万物的平等
C. 个人的名声
D. 诗歌的艺术性
诗人为何不敢题字于崖石?
A. 害怕破坏自然
B. 担心名声被误解
C. 不喜欢写字
D. 怕被人发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