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列山庙下

《过列山庙下》

时间: 2025-05-10 04:52:04

诗句

挝鼓扬旗向石头,列山山下使人愁。

风前独倚危樯立,遥认西淮四五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2:04

原文展示:

挝鼓扬旗向石头,列山山下使人愁。
风前独倚危樯立,遥认西淮四五州。

白话文翻译:

击鼓升旗向着石头,列山脚下令人感到忧愁。
在风前我孤独地倚靠着高高的桅杆,远处认出西淮的四五个州。

注释:

字词注释:

  • 挝鼓:敲打鼓,表示庆祝或出征的声音。
  • 扬旗:升起旗帜,通常是为了表示某种信号或状态。
  • 列山:指的是特定的山脉,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 危樯:高耸的桅杆,象征着孤独和危险的处境。
  • 西淮:指的是西边的淮河,可能指代一些地区或州。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列山”可能与历史上某些著名山脉相关,代表着险峻和阻碍。西淮四五州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或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多样,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期,可能因战争或个人遭遇而引发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描绘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首句“挝鼓扬旗向石头”带有一种出征的气氛,似乎暗示着某种战斗或冒险的情绪。但随即转入“列山山下使人愁”,则显露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诗人站在风中,孤独而坚定,倚靠着高耸的桅杆,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归属感或希望的到来。最后一句“遥认西淮四五州”,则是一种对故乡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诗中对景物的描绘既具象又抽象,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人生的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波动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挝鼓扬旗向石头:诗人描绘了鼓声和旗帜的升起,暗示着出征的气氛。
  2. 列山山下使人愁:转折至忧愁的情感,表明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内心却充满愁苦。
  3. 风前独倚危樯立:描绘诗人在风中孤独的姿态,象征着他所处的孤立无援的状态。
  4. 遥认西淮四五州:表达对故乡的遥望和思念,表明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出征的鼓声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高桅杆象征着孤独和坚韧,列山则象征着人生的坎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苦难的反思展开,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时的孤独和愁苦,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声:象征着出征和勇气。
  • 旗帜:代表着信念和目标。
  • 危樯:孤独与坚定的象征。
  • 西淮:故乡与怀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挝鼓扬旗”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出征的气氛
    • C. 伤感
    • D. 怀念
  2. “遥认西淮四五州”中的“西淮”指代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一座山
    • C. 一片森林
    • D. 一个城市
  3. 诗中“危樯”象征了什么?

    • A. 富贵
    • B. 孤独和危险
    • C. 快乐
    • D. 和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郁的诗更显得沉重,李白的诗则更多的是洒脱和豪放。两者在孤独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广陵冶春词和阮亭先生 早发姑苏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一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三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二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 其一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拳的成语 关门大吉 閠字旁的字 艳体 赫赫有名 骄顽 海盟山咒 徇私废公 王室如毁 玄字旁的字 不可胜言 阜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轨革 包含秦的成语 詈辱 包含催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丰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