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赵协律皙

《赠赵协律皙》

时间: 2025-05-01 03:35:39

诗句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

已叨邹马声华末,

更共刘卢族望通。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39

原文展示:

赠赵协律皙
李商隐

俱识孙公与谢公,
二年歌哭处还同。
已叨邹马声华末,
更共刘卢族望通。
南省恩深宾馆在,
东山事往妓楼空。
不堪岁暮相逢地,
我欲西征君又东。


白话文翻译:

我和你都认识孙公和谢公,
二年来在歌声和哭泣的地方还重聚。
我已经沾染了邹马的余声,
而你更是与刘卢的家族相联。
南省的恩宠深厚,宾馆依旧在,
东山的往事却如妓楼般空虚。
岁末时节,难以忍受相逢的场地,
我想西行而你又向东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俱识:都知道、都认识。
  • 孙公与谢公:指孙绰和谢脁,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 邹马:邹国的马,常用来比喻诗歌中的才华。
  • 刘卢:指刘长卿和卢纶,二人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
  • 南省:指南方的官府。
  • 宾馆:客馆,借指受人恩宠的地方。
  • 东山:指东山的隐居生活,象征着清静和淡泊。
  • 岁暮相逢地:年末时分相遇的地方,暗示相逢的无奈和感慨。

典故解析:

  • 孙公与谢公:在唐代文人中,孙绰和谢脁的友情被诗人所推崇。
  • 邹马声华:寓意在诗歌上的成就和声望。
  • 东山事往:出自陶渊明所描绘的隐居生活,象征着对官场的厌倦与回归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著称。其诗风常常表现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商隐与赵协律皙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述,展现出诗人对友情、恩宠以及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赠赵协律皙》是李商隐在唐代诗歌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便点明了双方的共同记忆,构建了一个诗人独特的交友背景。接着,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引出对友人家族的欣赏,这种相互欣赏的情感为整首诗增添了亲切感。

在“南省恩深宾馆在”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官场的厚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人情的冷暖。而“东山事往妓楼空”则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隐喻着名利之后的空虚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命流转的无奈,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俱识孙公与谢公:表明彼此的共同朋友,营造出一种亲切感。
  2. 二年歌哭处还同:二年的时间里,曾在同样的地方一起唱歌和哭泣,反映出共同的经历和深厚的情感。
  3. 已叨邹马声华末:诗人自谦,暗示自己的成就已经不如邹马的声誉。
  4. 更共刘卢族望通:赞美友人的家世和才华,显示出对朋友的欣赏。
  5. 南省恩深宾馆在:描述南方的官场依旧厚恩,象征着现实中的利益关系。
  6. 东山事往妓楼空:隐喻过去的美好回忆已经成空,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7. 不堪岁暮相逢地:表达对年末相逢的惆怅之感。
  8. 我欲西征君又东:最后一句表明了双方各自的去向,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分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展示出诗歌的平衡美。
  • 比喻:通过“妓楼”表达人生的空虚与失落。
  • 夸张:对友情和恩宠的描绘使情感更加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李商隐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孙公与谢公:象征友情与文人之间的联系。
  • 邹马:象征名声与成就。
  • 南省:象征权力与恩宠。
  • 东山:隐喻隐居与清淡的生活。
  • 妓楼:象征空虚与过往的美好时光。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公与谢公”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孙绰、谢脁
    B. 孙权、谢安
    C. 孙子、谢家

  2. 诗人对东山的描述主要是表达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往
    B. 向往隐居生活
    C. 对官场的厌恶

  3. “不堪岁暮相逢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商隐与杜甫:两者都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商隐的表达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杜甫则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商隐及其作品的深度与背景。

相关查询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 其二 过铅山鹅湖登妙峰寺 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 秋月回文 群玉五咏 其二 赤松庵 游梅坡席上杂酬 其二 秋居杂咏十首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秋居杂咏十首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黄 不通时宜 卍字 陵弱暴寡 谷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分豁 追云逐电 曲尽奇妙 卝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鬼字旁的字 情状 开国元勋 甘棠之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