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啸台

《啸台》

时间: 2025-05-06 18:39:43

诗句

步兵游方外,弃礼真太简。

过差生杯酒,况复能白眼。

苏门鸾凤音,戏技犹赧赧。

当知愧孙登,不独嵇中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43

原文展示:

啸台 李廌 〔宋代〕

步兵游方外,弃礼真太简。 过差生杯酒,况复能白眼。 苏门鸾凤音,戏技犹赧赧。 当知愧孙登,不独嵇中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步兵游历于世俗之外,放弃了礼节真是太过简略。过度饮酒导致了杯酒之间的过失,更何况还能对人白眼相向。苏门山中传来的鸾凤之音,戏谑技艺仍然显得羞涩。应当知道愧对孙登,不仅仅是因为嵇康的中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步兵:指诗人自己,步兵是诗人的自称。
  • 游方外:指游历于世俗之外,追求超脱。
  • 弃礼:放弃传统的礼节。
  • 过差:过度,指过度饮酒。
  • 白眼:对人冷淡或不屑一顾的态度。
  • 苏门:地名,指苏门山。
  • 鸾凤音:比喻高雅的音乐或声音。
  • 赧赧:羞涩的样子。
  • 孙登:三国时期的名士,以清高著称。
  • 嵇中散:指嵇康,三国时期的名士,因中散大夫而得名。

典故解析:

  • 孙登:孙登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以清高著称,诗中提到“愧孙登”可能是诗人自谦,认为自己未能达到孙登那样的清高境界。
  • 嵇中散:嵇康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因中散大夫而得名,他与孙登一样,都是以清高著称的名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追求超脱世俗,崇尚清高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中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名士风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中,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名士风范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步兵游方外”表明诗人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而“愧孙登”和“不独嵇中散”则表达了对名士风范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和名士风范的向往。诗中“步兵游方外,弃礼真太简”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礼节的放弃,追求一种简朴超脱的生活方式。而“过差生杯酒,况复能白眼”则反映了诗人在追求超脱过程中的一些过失和冷淡态度。最后,“当知愧孙登,不独嵇中散”表明诗人对名士风范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愧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行为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兵游方外,弃礼真太简”:诗人自称步兵,游历于世俗之外,放弃了传统的礼节,追求一种简朴超脱的生活方式。
  2. “过差生杯酒,况复能白眼”:诗人在追求超脱过程中,过度饮酒导致了杯酒之间的过失,同时对人冷淡或不屑一顾。
  3. “苏门鸾凤音,戏技犹赧赧”:苏门山中传来的高雅音乐,戏谑技艺仍然显得羞涩,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
  4. “当知愧孙登,不独嵇中散”:诗人应当知道愧对孙登,不仅仅是因为嵇康的中散,表达了对名士风范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鸾凤音”比喻高雅的音乐或声音。
  • 拟人:“戏技犹赧赧”将技艺拟人化,形容其羞涩的样子。
  • 对仗:“步兵游方外,弃礼真太简”和“过差生杯酒,况复能白眼”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超脱世俗和名士风范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行为的愧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步兵:诗人的自称,象征着追求超脱的自我。
  • 方外:世俗之外,象征着超脱和简朴。
  • 杯酒:过度饮酒,象征着过失和冷淡。
  • 白眼:对人冷淡或不屑一顾的态度,象征着冷淡和疏离。
  • 苏门:地名,象征着高雅和清高。
  • 鸾凤音:高雅的音乐或声音,象征着高雅和清高。
  • 赧赧:羞涩的样子,象征着羞涩和自省。
  • 孙登:名士,象征着清高和自省。
  • 嵇中散:名士,象征着清高和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步兵游方外”中的“步兵”是指: A. 诗人自己 B. 真正的步兵 C. 朋友 D. 陌生人

  2. “过差生杯酒”中的“过差”是指: A. 过度饮酒 B. 过度劳累 C. 过度思考 D. 过度放纵

  3. “苏门鸾凤音”中的“鸾凤音”比喻: A. 高雅的音乐 B. 低俗的音乐 C. 悲伤的音乐 D. 欢快的音乐

  4. “当知愧孙登”中的“孙登”是: A. 诗人自己 B. 名士 C. 朋友 D. 陌生人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名士风范的追求。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啸台》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啸台》更侧重于自我反省和对名士风范的向往,而《赤壁赋》则更侧重于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廌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 送王允恭隐君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北耗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七 戴良女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送卓漳州二首 其一 悠然亭 尧庙 满江红·往日封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倚草附木 交辨 草字头的字 犬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长虑却顾 包含聪的词语有哪些 痛心拔脑 冯生弹铗 佐雍得尝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己见 慻勇 耂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峻法严刑 包含煽的词语有哪些 气疫 包含兆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