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3:08
白玉簪,瑶池月影临。搔头斜照水,鬓云侵。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白玉簪花在月光下的景象。诗人用手轻轻拨弄头发,月光斜斜地照在水面上,鬓发如云般低垂。谁能不放下心中的忧愁,正是因为内心的多愁善感。
董元恺(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玉簪花的咏唱,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摘得新 其二 咏玉簪花》以白玉簪花为切入点,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意境。诗的开头描绘了白玉簪花在月光映照下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通过“搔头斜照水,鬓云侵”两句,展现了一个思索的姿态,仿佛在沉思中感受到内心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最后一句“阿谁不放愁心展,正多心”更是引发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美丽景色面前,依然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却又美丽的淡淡忧伤。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内心忧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白玉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搔头斜照水”中“搔头”表示什么?
《摘得新 其二 咏玉簪花》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在月光下的思考与情感,但前者更加强调个人的忧愁,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